一種從生物學觀點來解釋人口現象的學說或流派。特點是把人口現象看成是生物現象,認為人口發展從來就是由生物的基本規律決定的。生物學派的觀點產生較早,但到19世紀中葉才形成為學派,並流傳開來。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國哲學傢和社會學傢H.斯賓塞。他系統地運用生物學觀點來分析人口現象,是生物學派的奠基人。還有美國生物學傢R.珀爾、義大利人口學傢和社會學傢C.吉尼等。斯賓塞的《人口理論》(1852)、《生物學原理》(1864~1867),珀爾的《人類生物學研究》(1924))、《人口生物學研究》(1925),吉尼的《新有機體物》(1927)等,是生物學派人口理論的代表作。

  斯賓塞提出瞭人口增長自我調節原理。他認為,按照生存競爭和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規律,低等生物生存力弱、生殖力強,必須通過大量繁殖來保存其族類的生存;高級生物生存能力強,在生存競爭中不易被淘汰,生殖力小,從而認為生物生存能力和它的生殖力成反比例。人類是高級生物,生殖力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教育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智力高度發達,提高瞭人類的生存能力,生殖能力還將進一步減退。1883年F.高爾頓提出優生問題,主張用改進遺傳質的方法改良和提高人口素質。

  20世紀20年代,珀爾繼承並發揮瞭生物學派的觀點,認為人類的繁殖和一般動物的繁殖相同,都是按照生物繁殖規律進行的。他在實驗室利用關在封閉器皿中的果蠅作實驗,發現其增殖開始緩慢,後來加快,最後又趨於緩慢,直到停止。他據此斷言人口增長也是如此,在達到一個飽和點後,便會趨於靜止。他打比喻,認為這個發展過程就象海綿吸水一樣,當吸收達到飽和點之後,就不再吸入瞭。因此,人們稱珀爾的理論為“人口海綿說”。吉尼也用生物進化的觀點來說明人口現象,認為生物因素是人口變動的根本原因。他把民族、人口等同於生物個體,認為人口也會經歷幼年、青年、壯年以至老年期,而歸於衰老、死亡。人口增殖率的變化並不反映社會條件的變化,而是反映“胚胎細胞”素質的變化。還有一些學者從人類攝取食物的差異來說明人口變動。英國人口學傢T.德佈代1841年在《人口的真正規律》一書中認為,飲食的優越會使生育率降低,飲食的低劣會使生育率升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口學者J.de卡斯特羅於1952年在《食欲與分配》一書中指出,蛋白質的缺乏,使低營養的人們高生育率,反之,營養豐富的人們則低生育率。他認為生育率和蛋白質的消費成反比例變化。

  人口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人口發展、變化要受社會的制約。生物學派人口理論把人口現象看成是一種純生物現象,忽視人口過程的社會性,顯然不能科學地說明人口變動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