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以前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各自所特有的人口規律。反映與這3種社會生產方式相聯繫的人口現象以及人口與社會經濟關係的本質聯繫。

  原始社會的人口規律 由低下的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性質所決定。在撫養人口被限制在極少量的前提下,一切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為瞭生存而進行極其艱苦的集體勞動,這就是原始社會勞動力使用性質和程度規律。原始社會的人口再生產類類型屬於與采集、狩獵經濟相適應的原始類型,其特征是:極高的死亡率(約為50‰)和可補償死亡率的高出生率,極低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平均壽命不到20歲。原始社會的人口遷移也有特殊的規律性,部落成員需要有大片土地以維持生存和發展生產,導致人口成群地、不斷地向新的具有采集和狩獵資源的地帶遷移。

  奴隸社會的人口規律 在奴隸社會,勞動力(奴隸)是奴隸主的財產,沒有剩餘的奴隸。在奴隸制下的相對過剩人口是指那些既沒有奴隸和生產資料,又不齒於從事生產勞動的自由民。奴隸社會的勞動力使用的規律性表現為:絕大多數的勞動人口(奴隸)在暴力強制下勞動。奴隸社會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屬於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很低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傳統類型。由於畜牧業和農業的推廣,使饑餓死亡退居次位,疾病和戰爭成為死亡的首因。奴隸的高死亡率導致世代更替迅速,人口再生產有時甚至處於萎縮狀態。奴隸社會的人口遷移是在生產力不足的條件下由相對過剩人口引起的強迫移民,這些國傢或地區既要保存自己的文明,又沒有剩餘產品分給那些赤貧的平民。因此,遷移是唯一的出路。

  封建社會的人口規律 封建社會的人口增長速度高於奴隸社會。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私有經濟基礎上的農民與奴隸不同,他們不僅關心自己的勞動成果,同時也關心勞動力的再生產。在手工勞動條件下的勞動力再生產必然趨於早育和多育。農民的高出生率成為封建社會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封建社會的死亡率較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低;死因也有所改變,如嚴重歉收所造成的饑荒、城市人口集中引起烈性傳染病的泛濫等等。中國封建社會戰亂、鎮壓農民起義和封建王朝的改朝換代形成周期性的人口增加和銳減,是封建社會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矛盾的反映。封建社會的人口遷移主要是農民。隨著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和城市的增加,農民受封建主的橫征暴斂或被剝奪土地,被迫逃離農村流往城市。此外,還有饑荒、傳染病和戰亂等引起的人口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