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無意識的反應,表現為一種預見的、相對固定的行為模式。本能行為具有遺傳性、複雜性、適應性及穩定性等特徵。本能行為的延續時間有長有短,有的幾秒鐘就能完成,有的則需數分鐘或數日。本能似乎不依賴於學習或實踐,這表明瞭本能的內源性質,但從本質上說,本能還是間接地依賴於外源性刺激。

  在社會心理學的形成時期,有些社會心理學傢把本能作為行為的基本原則,這種觀點被稱為本能心理學。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國心理學傢W.麥獨孤。他他認為,本能是社會行為的原因,每個人的本能都是根據一定的心理物理法則發生的,也就是說,人具有由遺傳而來的緩和神經能量的固定通路。本能包括激動部分(感受部分)、中樞部分(情感部分)和傳出部分(推動部分)。意識中所發生的一切都直接依屬於這些無意識的因素。本能的內部表現主要是情感。本能和情感之間的聯系具有系統的和固定的性質。麥獨孤列舉出一系列的本能,其中每一類都具有動力作用的情緒成分。例如:逃避本能(懼怕),好鬥本能(憤怒),拒絕本能(厭惡),結群本能(怕孤獨),好奇本能(求新),生殖本能(求偶、哺育),自炫本能(自負、支配),自卑本能(服從),獲得本能(占有欲),建造本能(創造欲),等等。社會的全部現象都是從這些本能中產生的。麥獨孤認為,人類具有一種侵犯的本能傾向,即某種侵犯性的沖動蘊藏在有機體之中,在出生時就有所表現,是不可改變的。麥獨孤的思想雖然在當時很流行,但在科學史上的地位並不高。

  社會心理學中,另一種強調生物本能的理論是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弗洛伊德認為,決定人的行為的不是意識和理性,而是人的性欲;在人的整個心理過程中,“無意識”起決定作用。無意識包括人的原始沖動和各種本能,以及與出生後的本能有關的欲望。這些沖動和欲望,同風俗、習慣、道德和法律不相容,它們被壓抑或被排擠到意識閾之下,但並沒有被消滅,而是在不自覺地積極活動,追求滿足。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被壓抑的欲望以性欲為主。他還提出“裡比多”(性力)概念,認為它是心能,尤其是性本能的能量,驅使人去尋求快感,是人的行為動機。弗洛伊德還認為,人的行為雖受本能支配,但又受現實的限制,前者為快樂原則,後者為現實原則。在早期,弗洛伊德把本能分為“我本能”和“性本能”兩種,後來他把二者合起來稱為“生的本能”,而後又增加瞭一種“死的本能”。後者體現著恨和破壞的力量,表現為侵犯的行為,在受挫折時,往往退回到內部,成為一種自殺傾向。此外,還包括自我譴責、自我懲罰、對手之間的嫉妒和對權威的反抗等等。弗洛伊德後期的人格結構理論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的。本我是最原始的、與生共生而來的、無意識的結構部分,它是由本能、基本欲望組成的,這些本能和欲望強烈地沖動著,希望能夠很快地得到滿足,這就是人類行為的根本動力。

  對於本能在社會行為中的作用,學術界有不同意見,大多數學者認為,人類隻有很少本能的或先天的機制,不能誇大它們在社會行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