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律學傢。陝西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人,字雲階,又字克猷。咸豐六年(1856)進士,歷任山西按察使、山東佈政使、署漕運總督、刑部尚書等職。他博覽群書,精通律學,主張研究律例應考其源流,相互比較;彼此歧異和畸輕畸重者,均應加以疏證。他認為律是“民命攸關”的,應詳慎周密、整齊畫一、輕重得平、簡括得體。他提倡“省刑薄斂”,“刑法與教化相輔而行”,主張“懲之於已然,何如禁之於未然”。著有《唐明律合編》一書,對唐、明律作瞭比較研究。該書指出,明律“意欲求勝於唐律,而而不知其相去遠甚也”,並列舉明律中顯然失之苛刻的條文,指責明律“隻知尊君而不知禮臣”,“不知寬而有制斯為得中”,“於不應寬者而故意從寬,則必不應從嚴者而恣意從嚴”。他褒唐律而貶明律的本意,在於批評清律。他的主要著作除《唐明律合編》外,還有《讀例存疑》54卷、《薛大司寇遺集》2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