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朝時期的道教書。陶弘景編撰,通行本20卷。前16卷是晉哀帝興寧(363~365)中楊羲、許穆等記錄的眾真降之誥,故稱“真誥”。17、18兩卷《握真輔》是楊羲、許穆、許翽等所記述,並非真誥;19、20卷《翼真檢》是陶弘景自撰,亦非真誥,齊代顧歡原有《真誥》,但多舛謬,弘景加以詮次敘註,成為上清經道派早期的重要經典。近代收入《叢書集成初編》中。

  《真誥》重視《抱樸子》的金丹和守一,但認為“若得《大洞真經》者,複不須須金丹之道”。上清道推崇《大洞真經》為“仙道之至經”。又竊取佛說《四十二章經》文,納入真人的誥語中。

  《真誥》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生成的本原。“道者混然,是生元氣。元氣成,然後有太極。太極則天地之父母,道之真也”。這是說“道”產生元氣,元氣孕育太極,太極分生天地。元氣、太極、天地都是從“道”這個精神性的實體演化出來。表明它是唯心主義的宇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