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

  中國近代思想傢,太平天國革命領袖。原名仁坤,生於廣東花縣。16歲時因傢貧輟學,受聘任本村塾師。他曾多次應考,均落第。由於現實社會問題對洪秀全的打擊,他對清朝的腐敗統治產生瞭強烈的不滿。基督教傳道書《勸世良言》使他得到瞭啟啟發,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花縣創立拜上帝會,用以宣傳發動和組織農民起義。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1)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武裝起義,後建國號太平天國,他被推為天王。清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占領南京,遂定都為天京。之後,頒佈《天朝田畝制度》。由於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發生內訌,革命力量遭到嚴重削弱。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起用洪仁玕總理朝綱,並審閱瞭他的《資政新篇》,旨準頒行。1864年,在中外反革命武裝夾擊下,太平軍處於劣勢,天京被包圍。同年6月,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革命歸於失敗。

  為瞭發動農民起來革命,洪秀全在思想上進行瞭反對封建鬼神迷信的鬥爭。他把中國世俗迷信的鬼神看作是“閻羅妖”、“邪神”、害人之物,他說:“閻羅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變,迷惑纏捉凡間人靈魂。天下凡間我們兄弟姊妹所當共擊滅之,惟恐不速者也。同時,他對孔孟之道也作瞭無情的批判,認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傢學說維護地主階級的封建統治。他說:“推勘妖魔作亂之由,總追究孔丘教人之書多錯。因此他宣佈儒傢的典籍為“妖書”。這是對中國數千年來封建意識形態的一次大的沖擊。

  洪秀全的思想包含一些辯證法因素。他認為事物對立面的轉化是自然的規律,說“亂極則治,暗極則光,天之道也”。他相信,當今的中國社會將要由“乖漓澆薄之世”變而為“公平正直之世”。

  洪秀全主張在地上建立“天國”。他說:天國是總天上地下而言,天上有天國,地下有天國,我們是要把“天國”造在人間。他認為“天國”就是“公平正直之世”,就是“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在這個“天國”裡,政治上人人平等,都是兄弟姊妹,經濟上的分配與消費實行絕對平均。由此而提出《天朝田畝制度》,試圖在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後,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一個沒有壓迫和剝削的理想社會。這表現瞭一種空想的農業社會主義傾向。

  雖然洪秀全利用“上帝教”作為他鼓動農民和領導太平天國革命的一種神學外衣,但他的世界觀仍然屬於基督教唯心主義,他說:“皇上帝,天下凡間大共之父也,死生禍福,由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仰觀夫天,一切日月、星辰、雷雨、風雲,莫非皇上帝之靈妙;俯察夫地,一切山原、川澤、飛潛動植,莫非皇上帝之功能。”

  洪秀全寫有不少詩文和詔旨,其中,《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為太平天國革命奠定瞭理論基礎。197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洪秀全選集》選編瞭洪秀全的3篇代表作及部分詩文、詔旨。197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太平天國文書匯編》,輯錄瞭洪秀全的詔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