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天文學傢N.哥白尼闡述日心說的著作。1543年在德國紐倫堡以拉丁文出版,1566、1617年出第2、3版,後被譯成多種文字。中譯本第1卷出版於1973年。全書共6卷,第1卷是宇宙概觀,敘述日心說(見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基本觀點,論證地球繞日運動,該卷是全書的精華;第2卷按日心體系解釋天體的視運動;第3~6卷分別討論太陽、月亮、內行星和外行星的視運動,以及預告它們視位置的計算方法。

  哥白尼為本書寫過一篇介紹日心說主要觀點點的簡短的《要釋》,曾在友人之間流傳。朋友們勸他早日將全書發表,但直到其晚年重病在身時,他才同意出版。他很瞭解,自己的這部著作一經刊佈,會引起各方面的反對,尤其是教會勢力的阻撓。因此,他在序言裡寫明將此書獻給保羅三世,希望能得到這位較為開明的教皇的庇護。受哥白尼委托出版該書的教士A.奧塞安德爾為瞭能使該書順利發行,擅自加瞭一篇未署名的前言,稱書中的理論隻是為瞭計算星歷表而設計的,這實際上已違背瞭哥白尼的本意。直到19世紀發現瞭該書的原稿,人們才弄清這篇前言並非哥白尼的手筆。

  盡管該書在具體計算方法上還沿用瞭古希臘時代的勻速圓周運動和本輪均輪體系,但它的出版在思想界和科學界產生瞭巨大的影響。恩格斯說,哥白尼用這本書“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62~3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