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批判俄國“經濟主義”思潮的重要著作。全名為《怎麼辦?(我們運動中的迫切問題)》。舊譯《做什麼?》。寫於1901年底至1902年初。中譯文載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列寧全集》第5卷。

  “經濟主義”是伯恩斯坦修正主義在俄國的變種。它把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自發性和自覺性、經濟鬥爭和政治鬥爭絕對對立起來,盲目崇拜自發性,鼓吹狹隘的自發論,否認革命理論、先進階級和政黨對歷史發展的積極作用,醉心於細小的經濟改改良。列寧認為,隻有反對“經濟主義”和日益流行的伯恩斯坦思想,才能保證俄國工人運動和俄國社會民主黨的不斷發展。這篇著作就是為瞭解決這一迫切問題而寫作的。

  這篇著作以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為理論依據,重點分析瞭政治鬥爭和經濟鬥爭的辯證關系,指出任何一種階級鬥爭都有其經濟根源,但是,不能由此作出經濟鬥爭對於無產階級的發展和解放具有首要意義的結論。恰恰相反,“一般說來,最重要的、‘有決定作用的’階級利益隻能用根本的政治改造來滿足”。針對經濟主義者極端輕視革命理論的思想,著作中指出,自發的工人運動不可能產生社會主義理論,必須從外面向工人階級灌輸社會主義思想,以提高無產階級的政治意識。列寧在著作中強調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指出無產階級政黨是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怎麼辦?》1902年版的封面

  這篇著作通過深入研究各種主觀因素在歷史上的作用,豐富瞭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它不僅為俄國無產階級新型政黨奠定瞭思想基礎,而且對於批判伯恩斯坦主義具有國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