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世界的物件和現象的相互聯繫在意識中的反映。它是在過去的經驗基礎上產生的,具體表現為在心理映象即感覺、表像、思想、感情等的聯繫中,一種要素的出現能夠合乎規律地引起另一種或另一些要素的出現。

  詞源 聯想一詞來源於拉丁文 associo,有聯結、聯繫的意義。早在古希臘柏拉圖和亞裡斯多德的著作中就已經提到心理現象之間的聯繫問題。亞裡斯多德在其《記憶篇》中指出瞭聯想在記憶中的作用,認為為對事物的回憶可以利用類似、對比、接近的關系的聯想。同時他還試圖用人體中的生理變化解釋這些現象。但關於聯想學說的重要發展,始於17世紀。J.洛克在其《人類理智論》中首先提出用觀念的聯合解釋聯想作用。此後,聯想這一術語便在哲學和心理學中普遍流行。

  傳統的聯想理論 在傳統的聯想理論中,一般根據亞裡士多德的有關論述,把聯想分為3個基本范疇:①接近聯想。它在經驗或意識中,把在時間上或空間上接近的對象和現象聯系起來。②類似聯想。即在經驗中把具有類似特性或特征的對象和現象聯系起來。③對比聯想。在經驗中把具有對立性質的對象和現象聯系起來。除瞭這3個基本的聯想范疇外,還有一些聯想是受對象和現象之間更復雜的聯系制約的,如因果性的聯系。任何一個對象或現象總是與其他許多對象或現象之間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因此它能引起的聯想總是多種多樣的。

  聯想學派 17世紀以來,在哲學和心理學中有些學者用聯想概念作為解釋一切心理現象的主要原則,形成瞭所謂聯想學派。在這個學派中有些代表人物,如G.巴克萊、D.休謨、T.佈朗(1778~1820)對聯想作唯心主義的解釋,把它們看作是不依賴於物質現實的、純心理的聯系。而另外一些代表人物,如R.笛卡爾、B.斯賓諾莎、T.霍佈斯、J.洛克則試圖對聯想作唯物主義的解釋。他們認為,心理要素之間的聯系就其產生來說依賴於物質基礎。霍佈斯指出,心理現象之間的聯系是由於物體相互作用而合乎規律地產生出來的。18世紀英國聯想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D.哈特利把聯想學說發展為一種完整的理論,用“同時聯系”解釋一切心理現象。他繼承瞭霍佈斯的路線,認為心理現象是與神經現象聯合起來同時發生的,物質過程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是聯想規律的基礎。

  19世紀初期,英國聯想心理學主要的代表人物J.密爾堅持用力學的觀點解釋心理現象,認為概念是心理聯想的結果,心理生活的一切建築物都是由“磚”(感覺)和“水泥”(聯想)構成的。到19世紀中葉,J.S.密爾力圖克服這種極端的機械論,恢復瞭佈朗的“心理化學”概念。他認為,化學原理適合於心理學,基本心理狀態(感覺)的化合可以形成復雜的心理產物。A.培因(1818~1903)則提出復合聯想和構造聯想的概念。他認為,個別聯想成分的復合活動能引起以前經驗的復活,這種聯想叫做復合聯想;心理成分通過聯想還能創造出人們以前沒有感知過的事物的各種不同的配合,這種聯想叫構造聯想。構造聯想是以創造性想象為基礎的,創造和發明都屬於構造聯想的作用。隨著進化論的發展,H.斯賓塞把進化論的觀點引入心理學,使之與聯想心理學的理論結合起來,形成進化的聯想心理學。他強調環境對有機體和心理發展的作用,用機體適應外部環境的生物學原理和心理生理平行論觀點解釋心理現象。在19世紀70、80年代,當心理學劃分出一門作為獨立學科的實驗心理學的時候,聯想心理學又得到瞭新的發展。實驗心理學的開創者、德國的W.馮特(1832~1920)很重視聯想的實驗研究,使聯想從屬於意識的特殊綜合動作──統覺。另一位德國心理學傢H.埃賓豪斯(1850~1909)在記憶和學習研究中,證明瞭聯想對材料復習次數和材料再現時間長短的依賴性。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S.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隨者在心理分析中提出瞭自由聯想的概念,並把它作為心理治療的技術而與無意識的心理現象聯系起來。

  在西方哲學和心理學發展史上有關聯想的理論很多,它們盡管有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缺點,但是從總的方面看,它們關於聯想的研究在幾個世紀內積累瞭一些資料,提出瞭一些有價值的論點,同時對知覺、記憶、思維等等的研究也起瞭一定的促進作用。

  蘇聯心理學傢的觀點 在蘇聯,心理學把И.Μ.謝切諾夫和И.Π.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作為聯想的自然科學基礎,把聯想首先理解為直接或間接的外部影響在大腦皮層中所引起的反射性聯系。巴甫洛夫在其高級神經活動學說中,把聯想和暫時神經聯系看作是同一的東西。他說:“暫時神經聯系乃是動物和我們人類本身最一般的生理現象,而且也是心理學者稱之為聯想的心理現象”(《巴甫洛夫選集》第154頁)。他認為,聯想的生理基礎是大腦兩半球皮質不同點之間道路的拓通,人對外部世界的對象和現象的理解,知識的獲得和經驗的積累,都是暫時聯系或聯想的形成。此後,蘇聯心理學傢進一步探討瞭經常性聯想與概括性聯想,研究瞭在活動中從機械聯想到意義聯想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