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溫病初起,邪在衛分,發熱惡寒,口渴頭痛,咳嗽咽痛等風熱表證的丸劑型中成藥。方劑來源於《溫病條辨》,原名銀翹散。因方中重用金銀花、連翹疏散透表,清熱解毒,故名。原為散劑,現改為丸劑。

  藥物組成 金銀花,連翹各30克,苦桔梗、薄荷、牛蒡子各18克,淡竹葉、生甘草、荊芥穗各12克,淡豆豉15克。

  功能分析 方中金銀花、連翹,輕宣解表,清熱解毒,用量最重,為本方之主藥。輔以薄荷、淡豆豉、荊芥穗疏散風熱,增強辛涼解表之力。佐以桔梗、甘草,解毒利咽,宣肺祛痰;竹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甘草調和諸藥,以為使。諸藥合用共奏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

  主治病證 溫病初起,邪在衛分所致發熱,微惡寒,口渴頭痛,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風熱表證;或風疹初起,發熱作癢;或麻疹初起,透發不暢;或痄腮及瘡瘍初起,見有上述風熱表證者皆可用。

  西醫診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麻疹、蕁麻疹、化膿性皮膚病等初起者均可用此藥。

  劑量用法 本藥為蜜丸制劑,每丸重9克。成人口服每次1丸,每日兩次。小兒酌減。蘆根煎湯送服為好。外感風寒者忌用。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