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較系統全面的眼科著作。2卷。作者及成書年代不詳。本書介紹瞭內外多種眼病治法。今有明嘉靖及萬曆年間刻本,均“未知何人氏所撰”。此後才出現託名唐代孫思邈撰的刻本。道傢稱目為“銀海”。根據書中存有金元以後始盛行的藥物歸經說,可推測此書約成於元代至明代中期。

  中醫眼科著作屈指可數。在現存的宋以前醫書中,眼科知識多散見於醫學類書或全書中。今存宋元眼科著作有《秘傳眼科龍木論》和元代倪維德的《原機啟微》等,但這些書在內容的全面面系統方面均遜於《銀海精微》。該書首論五輪八廓並附圖,以明眼疾分部位診治的大法。次列83種眼病,先圖後論。詳細介紹各眼病的癥狀,辨析病因病機,並介紹有關治法。治療治法中介紹瞭藥物和手術,所用湯藥大多比較實用,且能充分註意到內服、外治藥配合使用。因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其辨析諸證,頗為明晰。其法補瀉兼施,寒溫互用,亦無偏主一格之弊。”該書在理論上雖無多少創見,但卻含有豐富的眼病診察經驗。如書中將審視瞳人、風輪、白仁、胞瞼二眥作為眼科望診四要,並詳述其正常或病態情況;提出“瞳神開大者,以酸收之;焦小者,以辛散之”的用藥原則等;書中還簡要記述瞭治療白內障的“金針撥障術”。末附134種眼科常用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治簡介,甚便於臨床檢用。該書以其明晰實用成為明清以來重要的眼科專著,有多種刻印本。1956年以後又多次影印或排印。另有英文譯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