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以骨骼肌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為主的疾病,表現為受累骨骼肌極易疲勞而出現肌無力,癥狀晨輕晚重,休息後可以減輕,應用抗膽鹼酯酶藥物(如新斯的明等)後癥狀可迅速緩解。本病的發病率為0.5~5/10萬,中國南方的發病率高於北方。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男女之比為1:2~1:5,但在老年人群中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本病的發病年齡多在20~40歲,女性多見。但60~70歲為另一年齡高峰,其中男性多見。發病誘因多為上呼吸道感染、精神創傷、過度疲勞、月經、分娩、手手術等。這些因素也可使病情惡化甚至誘發肌無力危象。

  病因 20世紀後中葉以來的一系列研究證明本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病。由於體內產生瞭自身抗體──乙酰膽堿受體(AchR)的抗體,破壞瞭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後膜上的AchR,使突觸傳遞發生障礙,不能引起骨骼肌的充分收縮,從而導致肌無力。絕大多數患者的血清中均能測出AchR抗體,而在其他肌無力患者中一般不易測出,因此抗體的測出對本病的診斷有很大幫助。約80%的MG患者合並胸腺肥大,其中的10%左右合並胸腺瘤。胸腺為免疫中樞器官,這也進一步說明本病的發病與免疫機制有關。組織學檢查發現MG患者的胸腺中殘留一種“肌樣細胞”(這種細胞在正常人出生時應已退化),也具有橫紋和AchR,因此推測胸腺內的淋巴細胞很有可能因長期受這種“肌樣細胞”的刺激而產生相應的抗體,造成對骨骼肌AchR的自身免疫反應。此外,據統計有相當數量的MG患者同時合並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天皰瘡等。經研究發現本病的發病與某些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型別有關,因此MG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病理 病理變化主要發生於骨骼肌、胸腺及神經肌肉接頭處。骨骼肌本身的變化並不嚴重,僅見肌纖維灶性壞死,肌纖維間或小血管周圍有時可見淋巴細胞浸潤,稱為“淋巴溢”。心肌也可見到類似改變。胸腺則可見肥大、淋巴濾泡增生,甚至胸腺瘤。最突出的病理改變位於神經肌肉接頭處,電子顯微鏡下可見突觸間隙增寬,突觸後膜皺褶減少,顯得較平坦,而突觸前膜改變不大,突觸囊泡數目並不減少。

  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隱襲,約80%病例的首發癥狀為眼外肌無力,表現為上瞼下垂,常由一側開始,繼而發展至對側。眼球活動受限而出現視物成雙,但瞳孔括約肌不受影響。若咀嚼肌和咽喉肌受累,則進食和咽下困難,飲水嗆咳,甚至說話無力而帶鼻音。面肌受累則表情缺乏,閉目無力。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受累則轉頭和聳肩無力。四肢肌肉受累常以近端較重,可影響日常活動,嚴重時被迫臥床。上述癥狀通常於晨起減輕,活動後癥狀迅速加重,休息後又有程度不同的恢復,此為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征。全身感覺正常,腱反射改變不大,但重復叩擊後腱反射可減低。若病變侵犯呼吸肌則發生呼吸困難,這稱為重癥肌無力危象,往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心肌受累時可造成猝死。少數病例可自然緩解(多發生在起病後3年內)。個別病例呈暴發型,多數病例遷延數年至數十年靠藥物維持,病情常有波動。由於相當數量的病例合並胸腺肥大或胸腺瘤,故本病患者均應進行X射線胸部斷層攝片或CT掃描。

  分型 各傢不一。目前多數應用奧瑟曼氏分型:

  Ⅱ 眼肌型,病變限於眼外肌,病情較穩定,但對抗膽堿脂酶藥物的敏感性較差。

  ⅡA 輕度全身型,癥狀從眼外肌開始,逐漸波及四肢和咽喉部肌肉,呼吸肌不受侵。

  ⅡB 中度全身型,癥狀較ⅡA型重,影響日常活動,但尚能生活自理。

  Ⅲ 重癥激進型,起病急,多在6個月內發展到呼吸肌癱瘓,出現肌無力危象。此型死亡率高。

  Ⅳ 遲發重癥型,從ⅡA或ⅡB發展而來,2~3年後出現肌無力危象,預後較差。

  Ⅴ 肌萎縮型,少數病例伴有肌萎縮。

  部分女性患者妊娠時,體內的AchR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新生兒娩出後即出現肌無力癥狀,表現為哭聲微弱、呼吸困難等。此類新生兒重癥肌無力為暫時性,一般於4~6周後其體內的被動抗體將全部失活,癥狀也隨之消失。

  診斷 除依靠臨床特征外,尚可進行下列檢查以幫助確診。

  疲勞試驗(約利氏試驗) 使患者反復運動受累肌肉則癥狀明顯加重。如使患者重復睜、閉眼動作則眼裂越來越小;重復咀嚼運動則最後不能咀嚼等。

  抗膽堿脂酶藥物試驗 用抗膽堿脂酶藥物後癥狀緩解。

  ①騰喜龍試驗。將騰喜龍10mg用註射用水稀釋至10ml靜脈註入,半分鐘左右癥狀迅速緩解為陽性反應,10分鐘後肌力又恢復到用藥前狀態。

  ②新斯的明試驗。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mg肌肉註射,20分鐘後癥狀明顯緩解為陽性反應,藥物效力可持續2小時左右。為防止新斯的明引起的毒蕈堿樣反應(流涎、多汗、腹痛、腹瀉、嘔吐等),可同時肌肉註射阿托品0.5mg。

  肌電圖重頻刺激檢查 在檢查前應停用抗膽堿脂酶藥物17小時以上,否則陽性率降低。典型改變為用低頻重復刺激(1~3Hz)後肌動作電位波幅遞減,對本病有診斷意義。單纖維肌電圖顯示同一神經支配的肌纖維電位間的間隔時間延長,這也說明神經肌肉接頭間的傳遞障礙。

  AchR抗體滴度測定 對本病的診斷有特征性價值。80%以上的MG患者血清中AchR抗體滴定明顯增高,僅眼肌型滴度較低。

  鑒別診斷 典型病例診斷不難,但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慢性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 也表現為四肢近端無力,肌萎縮比較明顯,對新斯的明敏感性較差,血清AchR抗體陰性。應及時查三碘甲狀腺氨酸(T3)、四碘甲狀腺素(T4)常可確診。早期治療預後良好。

  類重癥肌無力綜合征(蘭伯特-伊頓二氏綜合征)多見於小細胞肺癌(燕麥細胞癌)患者。也是神經肌肉接頭處缺陷,但主要病變在突觸前膜。由於體內產生針對突觸前膜鈣離子通道或囊泡釋放區(活動帶)的自身抗體,導致乙酰膽堿(Ach)釋放減少,造成肌無力。臨床癥狀與MG相似,但多為全身肌肉無力,眼肌、咀嚼肌等較少受侵。對膽堿酯酶藥物反應不如MG敏感。且血清內AchR抗體陰性。作肌電圖重頻刺激檢查用高頻刺激(15Hz以上)時肌動作電位波幅遞增,為本病的特征性表現。口服鹽酸胍能促進乙酰膽堿分泌,可使癥狀緩解。若發現惡性腫瘤則應進行腫瘤摘除。但有時腫瘤摘除後肌無力癥狀不一定隨之緩解。部分病例在肌無力癥狀出現後數年才發生惡性腫瘤。因此,臨床發現類重癥肌無力綜合征時應密切隨訪及早發現潛在的惡性病變而予以根治。

  治療 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藥物治療 一般以抗膽堿酯酶藥為首選。

  ①抗膽堿酯酶藥,可使膽堿能神經末梢釋放的乙酰膽堿不被破壞而積聚。常用者為溴化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酶抑寧等,口服給藥。若癥狀以咀嚼肌無力為主,影響進食,則可在飯前半小時服用。若出現毒蕈堿樣反應則可加用阿托品。此外,尚可加用氯化鉀和麻黃堿作為輔助藥物以加強療效。

  ②皮質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皮質類固醇可抑制自身免疫反應。可采用大劑量突擊療法,以後逐漸減至維持量。但在開始1~2次後可出現暫時性肌無力加重,因此需作好氣管切開和人工呼吸器的急救準備。3~4次後癥狀開始緩解。也可用小劑量長期維持,數月後癥狀也可緩解。其他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環磷酰胺等也可選用。

  凡影響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的藥物(如箭毒、奎尼丁、心得安、鏈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多粘菌素等)必須慎用。

  手術治療 年輕,病程短、病情進展快而無重要並發癥者,宜早期進行胸腺摘除,手術的遠期療效較好。合並胸腺瘤者效果較差,但也應進行手術摘除。

  放射治療 年齡較大,有心腎等並發癥而不宜手術治療者可進行深部X射線治療,X射線破壞胸腺組織,也可取得滿意療效。

  血漿置換療法 適用於重癥患者或肌無力危象發作時,每次抽取病人血漿1000~2000ml,同時輸入等量新鮮血漿或代血漿,每周1~2次,可迅速清除血中的AchR抗體,緩解癥狀。但此法隻能暫時緩解癥狀,不能作為常規療法。

  出現危象時應及時治療,若發生呼吸肌癱瘓,應首先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作氣管切開,應用人工呼吸器輔助呼吸,隨時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同時應根據危象的性質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

  ①肌無力危象。為最常見的危象,往往由抗膽堿酯酶藥物用量不足引起,可借騰喜龍靜脈註射鑒別。先由靜脈註入騰喜龍2mg,若癥狀改善,再將剩餘8mg註入,癥狀迅速緩解則為肌無力危象。應加大抗膽堿酯酶藥物的用量,可將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mg或吡啶斯的明1mg從靜脈小壺滴註,每2~3小時1次,直至危象緩解後再調整藥量,或改用皮質類固醇治療。

  ②膽堿能危象。因抗膽堿酯酶藥物過量引起。臨床表現除呼吸肌癱瘓外,尚可見到肌束顫動、出汗、流涎、腹痛、腹瀉等毒蕈堿樣反應。作騰喜龍試驗則靜脈註入2mg 時肌無力癥狀反而加重。此時應停用一切抗膽堿酯酶藥物,用人工呼吸器維持呼吸,或改用皮質類固醇治療,直至危象緩解,再調整治療方案。

  ③反拗危象。由於對抗膽堿酯酶藥物不敏感,將抗膽堿酯酶藥稍加量後又出現膽堿能危象,因此必須停用抗膽堿酯酶藥物,用人工呼吸器維持呼吸。危象緩解後可再試用抗膽堿酯酶藥物,或改用皮質類固醇治療。

  

參考書目

 M.Swash & M.S.Schwartz(eds), Neuromuscular Diseases,2nd ed,Springer-Verlag,London,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