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熱致性疾病。在高溫或強烈輻射(特別是濕度大,無風)的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失衡和水鹽代謝紊亂而產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綜合病癥。輕癥者及時處理可很快恢復。一般老年人、有慢性疾病患者、昏迷及體溫超過42℃持續2小時以上者,預後不良。

  發病機理 人體能量代謝所產生的熱,除用以維持體溫外,需要不斷地向外界發散。體溫的發散主要是通過輻射、對流、傳導和蒸蒸發。散熱量的大小直接受外環境溫度、濕度、風速等因素所左右。但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建立起一套在大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下的生理性體溫調節系統,所以能在一定的環境因素變異的范圍內,維持適宜的體溫(37℃)。氣溫升高在30℃以下時,主要通過皮膚血管擴張,加大皮膚的輻射和對流傳導而散熱(約占總散熱量的70%),皮膚不顯汗蒸發約占總散熱量的14%。當氣溫高到與皮膚溫度(一般為32~33℃)相接近時,輻射、對流傳導的散熱受到限制,汗蒸發散熱便升到主要位置。氣溫再高到34℃以上時,便隻能靠汗的蒸發散熱;同時身體還將得到從外界輻射來的熱。汗液的蒸發量受空氣中濕度的影響。濕度大時,蒸發受阻;再遇上空氣流動慢或無風時,所出的汗不能完全蒸發,以致成滴的汗珠下滴,結果體熱蓄積。由於大量出汗,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體熱發散障礙、體內溫度過高,以致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皮膚血管擴張和大量出汗可致失水失鹽,有效血溶量減少、血液濃縮,心臟負擔加重,可能發生急性循環衰竭。後期尿量減少,尿中出現蛋白質,管型,嚴重者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消化道供血不足,唾液分泌減少,胃蠕動受抑制;又由於電解質紊亂,血液氯離子儲量減少,導致胃酸減低或因飲水而胃酸稀釋,引起消化不良及其他消化道疾患。大腦皮質和體溫調節中樞興奮性增高,通過負誘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運動區,此時可出現註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動作準確性降低等。早期表現為暫時性,可逆的功能紊亂;晚期可出現腦出血、腦水腫、神經細胞混濁、腫脹等不可逆變化。體溫過高還使全身血管內皮受損,促發內源性凝血(彌漫性血管內溶血);隨後由於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大量消耗,終至凝血障礙,皮膚及內臟廣泛出血。

  總之,氣溫超過32℃以上時,便會有中暑病例發生,超過37℃發病率更高。高溫、強輻射的環境易發生中暑。在同樣的氣溫條件下,高氣溫無風更易引起中暑。夏季,強烈太陽照射下的勞動者及行路人(搬運、建築、焊接及勘探人員,田間勞動及旅遊者),高溫車間爐旁和通風不良工場、井下的勞動者,進行勞動強度過大、持續時間過長的體育競賽、訓練的運動員和全副武裝的軍人,均易發生中暑。中暑還與個體的健康狀況及適應性等因素有關,在熱浪期間不適應人群,如肥胖者、兒童、老人、體弱者、有慢性病者、皮膚病者及產褥期處於不通風居室的婦女尤易發病。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飲酒過量等都是促發的因素。

  分型和臨床表現 目前對中暑的分型意見雖不盡一致,但基本上大同小異。根據中暑的程度分為三大類。

  先兆中暑 出現全身疲乏、四肢無力、頭昏、胸悶、耳鳴、心悸、惡心、大量出汗、口渴、註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過37.5℃)。患者尚能堅持工作。

  輕癥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癥狀外,出現循環衰竭或體熱發散障礙的早期癥狀,如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血壓下降、脈細弱而快,或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38.5℃以上等。此時被迫停止工作。

  重癥中暑 又根據水鹽代謝紊亂、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或體溫調節失衡的不同,進一步分為:①熱痙攣型,主要臨床表現為肌肉抽搐或強直性收縮,伴有收縮痛。多累及四肢大塊肌肉或用力較大的肌群,也可侵及腹肌、軀幹肌,常是對稱性。神志清醒,體溫正常或稍高。②循環衰竭型(包括熱虛脫),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心悸、多汗、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微、血壓短暫下降、繼而暈厥或神志恍惚。體溫不高或輕度升高。③高熱昏迷型,又稱熱射病:典型臨床表現為體溫升高達40℃以上,先大汗以後汗閉,皮膚幹燥灼熱,有中樞神經系統障礙乃至昏迷,也可出現癲癇樣抽搐、譫妄等。民間俗稱“發痧”或“閉痧”。另外由頭部曝曬、顱內過熱引起者稱為日射病,往往突發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劇烈頭痛、頭昏、譫妄不安或意識不清等,體溫多在38~38.5℃,通常也包括在這一型中。

  診斷和治療原則 中暑病人的病情發展很快。從中暑發生到治療開始的時間,以及治療開始後體溫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時間,是決定預後的關鍵。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和快速降溫(三早一快)具有重大的意義。炎熱季節發病,有上述臨床表現,生活工作環境溫度極高;或濕度大、通風不良(悶熱),或曾在烈日下曝曬,則首先要考慮中暑的可能,特別是強勞動者、運動員,以及產婦、體弱、肥胖等易感體質者。發現患者後,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首先應立即使患者離開現場,移至通風蔭涼處平臥休息,松解衣服,飲含鹽清涼飲料,扇風,或用清涼油塗抹太陽穴。輕癥中暑者的癥狀會很快消失。熱痙攣較易診斷,患者多系青壯年從事體力勞動者,由於大量出汗而丟失鹽分過多,特征是短暫(通常短於1分鐘),間歇性,用力較大的肌肉群痛性痙攣。化驗檢查發現血鈉、尿鈉均降低。一般口服含鹽清涼飲料即可控制。若痙攣反復發作,可靜脈滴註葡萄糖生理鹽水。本型預後較好。熱衰竭以熱虛脫最為常見。由於在熱環境中皮膚血管廣泛擴張,引起站立性低血壓或腦貧血所致的暫時性腦缺氧,表現類似單純性暈厥。發病突然,發作時面色蒼白,伴有明顯出汗。診斷要點是有意識喪失應將患者移至蔭涼處平臥,頭部保持低位,片刻即可清醒。熱衰竭則與水鹽代謝紊亂有關。排出大量低滲性汗液,又未能完全補償而引起的熱衰竭者稱為脫水型熱衰竭。特點是口渴、煩躁,但不出現痙攣。化驗血鈉偏高。尿鈉正常,尿少且濃。由於出汗後僅補水而補鹽不足而出現低血鈉癥者,為失鹽性熱衰竭,特征為無口渴感,血鈉、尿鈉均降低;有的患者也出現痛性痙攣,以腓腸肌處最為明顯易誤認為熱痙攣,但其神經淡漠、昏厥、昏迷等精神神經癥狀突出。熱衰竭病況較危重,不及時處理可發展為高熱型中暑。治療原則是脫水型者以補水(5%葡萄糖)為主;失鹽性者則可輸10%葡萄糖和生理鹽水。並可口服十滴水、藿香正氣丸等中成藥。

  高熱型中暑者體溫調節發生障礙,大量出汗後汗腺衰竭而汗閉,加上中樞神經細胞受損引起中樞體溫調節紊亂,導致體溫惡性升高,所以高熱、無汗、昏迷是高熱型的三大特征。可先有先兆癥狀,1~2天後發病,亦可突然起病。要爭分奪秒搶救才可能轉危為安。治療的原則是快速降溫。同時註意維持良好的呼吸循環功能。快速降溫應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盡快使體溫降至40℃以下。在頭頂部、枕部、雙側頸部、腋下和腹股溝等處放上冰袋;反復用冰水或井水、加少量酒精或白酒,澆灑全身;擦拭按摩全身促進皮膚動脈性充血,還可進行扇風等有利散熱的降溫措施。必要時輔以氯丙嗪等藥物降溫。還可針刺治療。當體溫降至38.9~39℃後,再使用溫和的方法使體溫繼續降至接近正常,並防止體溫再度回升。高熱型中暑要與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的熱性傳染病鑒別。如乙型腦炎的發生季節、癥狀、體征與中暑很相似,但中暑病人很少出現頸項強直;產褥熱一般無昏迷,若一時難以鑒別,唯一的辦法是先行降溫以觀察後果。高熱型中暑在體溫迅速(20小時內)降至正常後,患者神志可逐漸清醒。

  預防 凡可能發生中暑的廠礦、在夏季之前要註意檢查防暑工作的情況。有輻射源的車間,可加風扇或冷風以加快散熱。夏季,對露天作業可調整勞動時間和作息制度,可實行“兩早兩晚一延長”(即上午早出工早收工,下午晚出工晚收工,延長午休時間);註意頭部遮蔭。飲用加鹽飲料,含鹽濃度以0.1~0.15%為宜。中國南方居民素有飲用涼茶的習慣,可就地取材,以蓮藕葉、野菊花、白茅根、水楊梅、西瓜皮、冬瓜、苦瓜、綠豆煮水喝。深入宣傳中暑常識,如破除產婦過分禁風保暖的舊習慣。教育廣大群眾懂得中暑的早期癥狀和急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