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譯愛滋病、愛滋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是嚴重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如卡波濟氏肉瘤)等。自1981年美國報告首例以來,世界各地已陸續發現本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91年10月1日的報告,世界已有163個國傢和地區發現本病,發病遍及五大洲,主要流行於美國及非洲,如烏幹達、薩伊等地,其次為西歐的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中美洲的海地,南美洲的巴西,亞洲的日本、印尼、泰國、香港、臺灣,斯堪的納維亞、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國傢也有發生。全世界已報告患者418403人,實際患者數為150萬,其中50萬為兒童。估計2000年將達4000~4500萬。流行最嚴重的一些非洲國傢,HIV感染者已超過總人口的10%。到1991年11月,中國HIV感染者統計有617例,發展為AIDS者8人。由於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發病的地區和國傢尚在不斷擴大,發病人數也在不斷增加。目前,病死率較高,根據追蹤觀察,發病後平均生存期僅1年。病人和無癥狀的病毒攜帶者是本病的傳染源。傳染源的血液和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傳播途徑主要是性接觸,其中主要的是同性戀行為(肛門處的粘膜較陰道粘膜薄,易損傷,故肛門性交易傳播本病),其次為異性戀行為(病人的配偶亦可受染,非洲一些地區妓女中HIV抗體陽性率很高)。還可通過未消毒的註射器傳播,最常見於靜脈註射藥品(多為海洛因之類麻醉品)的藥癮者。輸入含有HIV的血液及血制品也可引起,常見於輸入第Ⅷ因子治療血友病時。母-嬰傳播亦很多見,患病的母親可以在圍產期經子宮、產道和哺乳傳給嬰兒。此外,本病也可通過傢庭內密切的接觸傳播,但這不是主要的傳播方式。發病年齡多在20~49歲間,男多於女。根據美國對不同人群中本病發病危險因素的調查,同性戀或異性戀者占73%,藥癮者為17%,海地移民為4%,輸血引起者及血友病病人各占1%,原因不詳者為4%。

  病原體 1983年法國學者L.蒙塔尼埃從患者淋巴結中分離出一種有關的病毒,稱為淋巴結病相關病毒(LAV)。同年,美國學者R.C.加洛也從病人體內分離出相同的病毒,稱為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Ⅲ型(HTLV-Ⅲ)。後證明上述病毒即本病病原。1986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建議將這新病毒命名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HIV為逆轉錄病毒,病毒核心為單股RNA,外有包膜。病毒有核心蛋白、包膜蛋白及酶蛋白(包括病毒的多聚酶和逆轉錄酶等)三種結構蛋白質,HIV在體外能在某些T細胞株如H9、CEM 、Molt-4等細胞內繁殖,可用作分離及培養病毒。HIV對熱敏感,在56℃時30分鐘可以滅活。對乙醚、丙酮、0.2%次氯酸鈉及酒精等敏感,但對紫外線不敏感。HIV分Ⅰ型和Ⅱ型。HIV-Ⅰ型是流行於世界多數地區的AIDS病原。HIV-Ⅱ型引起的AIDS,主要流行於西非,美國及西歐亦有發現。

  發病機理 HIV感染人體後,主要侵犯及破壞人體免疫活性細胞,如輔助性T細胞(Tн)、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等,由於輔助性T細胞表面有HIV受體,故HIV極易與Tн細胞結合。HIV在這些細胞中生長繁殖,並破壞細胞導致淋巴細胞總數和Tн細胞數明顯減少,Tн/Ts(抑制性T細胞)比例減低,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細胞免疫功能嚴重缺陷,表現為各種皮內試驗缺乏反應,淋巴細胞轉化率降低,出現嚴重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等。由於HIV的核酸與寄主細胞的核酸發生整合,故病毒不易被機體清除。病毒不斷復制,形成持久性感染。但感染HIV後,多數人不表現癥狀,隻是血清抗體陽性,成為無癥狀HIV攜帶者。30%感染者表現持續性淋巴結(淋巴腺)腫大,無痛或出現疲乏。這種情況稱為持續性全身淋巴腺病 (PGL)。多數患者長久維持原狀,少部分患者可惡化出現極度不適、消瘦、腹瀉、盜汗、口腔白斑病、脾腫大、濕疹等臨床表現,稱為AIDS相關復合征(ARC)。上述幾組患者中,有10~15%在3年內發展成典型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見圖)。

  臨床表現 AIDS的潛伏期長短不一,可達1~15年以上,平均為3~5年。感染HIV後,多數表現為無癥狀病毒攜帶者,少數發展為顯性感染。在顯性感染的病人中,多數表現為AIDS相關綜合征,少數為典型AIDS。無癥狀病毒攜帶者體內(尤其是血及精液中)帶有HIV,可以傳染他人,但不出現臨床癥狀,血清抗-HIV抗體陽性。不少無癥狀病毒攜帶者,以後可以發展為AIDS相關綜合征或典型AIDS。AIDS相關綜合征是本病前期或輕型AIDS。主要表現為長期發熱、疲乏無力、盜汗、體重減輕、多個部位或全身淋巴結慢性腫大,部分病人可發展為典型AIDS。典型的AIDS可先有發熱、疲乏無力、盜汗、消瘦等前驅期癥狀,主要表現為機會性感染和腫瘤。機會性感染即病人免疫功能極度低下時,寄生於人體的條件致病菌(如卡氏肺孢子蟲、弓形蟲、隱孢子蟲、白色念株菌、新型隱球菌、鳥型細胞內分枝桿菌、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引起的嚴重感染。最常見的是卡氏肺孢子蟲肺炎,表現為發熱、幹咳、胸痛及呼吸困難等,X射線檢查肺部有彌漫性炎癥。其次可表現為腦炎及腦膜炎、慢性腹瀉及全身性播散性感染,包括肺炎、肝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及消化道炎癥等。最常見的腫瘤是卡波濟氏肉瘤,表現為皮膚上的藍色或褐色結節,多見於下肢,並可引起全身性播散。此外,還可發生伯基特氏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等。有程度不等的貧血、血小板減低、白細胞減少,主要為淋巴細胞總數減少。

  診斷 凡是原因不明的機會性感染(須排除應用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藥物治療引起者)及患卡波濟氏肉瘤的病人,或長期發熱、消瘦、盜汗、乏力、慢性腹瀉伴有不明原因的多處或全身淋巴結慢性腫大者,均應懷疑為本病;若伴有來自AIDS流行地區並有不正當性行為,尤其是同性戀者、藥癮者、血友病病人等,更應高度懷疑本病。淋巴細胞總數明顯減少,Th/Ts比例小於1,都有輔助診斷意義。進一步可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熒光法或放射免疫法檢查抗-HIV抗體。上述方法可出現假陽性,僅能作為篩選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者,可進一步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或免疫吸印法檢查進行確診。這些方法因可檢查病毒的結構蛋白,故特異性較強。若有條件,還可做 HIV的抗原檢測或病毒分離。

  治療 當前尚缺乏滿意的治療措施,主要是抗病毒治療、促進免疫功能、治療機會性感染及卡波濟氏肉瘤等。目前抗 HIV的藥物主要用以抑制病毒的逆轉錄酶活性,抑制病毒復制,當前最有希望的藥物是疊氮脫氧胸腺嘧啶核苷(AZT),經初步臨床療效觀察,用藥後患者癥狀好轉,Tн細胞增加,免疫功能改善,血清抗-HIV抗體陰轉,病死率減低。其他抗病毒藥物有:三氮唑核苷、蘇拉明、HPA-23、α-幹擾素、膦甲酸、甘草甜素等,但療效尚未肯定。在促進免疫治療方面,目前應用的免疫刺激劑有白細胞介素Ⅱ(IL-2)、胸腺素、異丙肌苷、香菇糖、T肽等。對部分病人似能增強免疫功能。對機會性感染須針對病原進行治療,常見的肺孢子蟲肺炎可采用磺胺甲基異銄唑和甲氧芐氨嘧啶或戊脘脒治療。卡波濟氏肉瘤經阿黴素、放線菌素 D、博萊黴素、長春新堿或放射治療後可獲暫時緩解。

  預防 主要是切斷傳播途徑,廣泛進行衛生宣教,開展正確的性道德教育,禁止不正確的性接觸(包括同性戀);嚴禁吸毒,限制及嚴格管理進口的一切血液制品,血抗-HIV抗體陽性者及AIDS高風險人群應禁止獻血;做好各級醫療機構及涉外賓館的消毒隔離工作。推廣和鼓勵應用一次性的註射用具。病人的血、尿、分泌物等應嚴格消毒。工作人員接觸病人時應戴手套。嚴禁娼妓活動。加強外國人入境的檢疫工作。滅活病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及多肽疫苗,有的正在研制,有的已試制成功,正在進一步做動物試驗。

  

參考書目

 D.D.Ho,et al.,Pathogenesis of Infection with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New Eng.J.Med.,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