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化膿菌引起的皮下組織以及筋膜下、肌間隙或深部結締組織的彌漫性化膿性炎癥。蜂窩組織即疏鬆結締組織,存在於各種組織與器官之間,由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其特點是纖維排列疏鬆。本病與膿腫不同,炎癥不局限化,它向四周迅速擴散,與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界限。若經及時有效的治療,一般預後良好。發生敗血癥者,預後嚴重。

  病原體為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厭氧性細菌或腐敗性細菌。局部皮膚或軟組織創傷後,病原體乘機而入,引起皮下組織炎癥。本病病也可由其他局部化膿性感染直接擴散而來或由淋巴道或血行性感染所致。初起,局部呈彌漫性浸潤性紅腫,境界不清,疼痛顯著。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由葡萄球菌引起者,膿液稠厚,容易形成局限性膿腫。由溶血性鏈球菌所致者,因鏈球菌產生的鏈激酶和透明質酸酶的作用,病變擴展迅速,膿液稀薄,常發生於四肢,也可發生於身體其他部位,如發生於指、趾,稱為瘭疽。病理變化為真皮及皮下組織有廣泛急性化膿性炎癥改變,有嗜中性白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血管及淋巴管擴張,毛囊皮脂腺、汗腺皆被破壞。應與丹毒鑒別,丹毒皮損界限清楚,損害較淺,疼痛不甚劇烈,但壓痛明顯。

  確診後應及時給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黴素、紅黴素等。局部紅腫初期可用50%硫酸鎂液熱敷患處。也可用紫外線或超短波物理療法或配合中醫治療。局部形成膿腫後,需切開引流。新生兒蜂窩組織炎發生於頸部、前胸者,可引起喉頭水腫或壓迫氣管而引起呼吸困難甚至造成窒息,故經短期抗生素治療無效時,不應等待化膿,要及早切開減壓。預防措施為註意皮膚清潔。當皮膚或軟組織有創傷時,註意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