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朝美軍從1952年初開始,在朝鮮北部和中國東北地區施行瞭持續約1年的細菌戰,企圖造成疫病流行,殘害朝中軍民,削弱朝中人民的作戰力量。

  美軍所採用的主要手段,是在夜間以飛機投撒帶有炭疽桿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等10餘種病菌的蒼蠅、人蚤、死鼠、青蛙、羽毛和樹葉等。致使一些地區發生瞭在當地久已絕跡的霍亂、鼠疫等傳染病。

美國空軍飛機投下的細菌彈

  1952年3~7月間,“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會調查團”和“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成員先後赴現場調查,並向全世界發表瞭調查報告,證實和譴責美軍施行細菌戰。

  為瞭戰勝美軍的細菌戰,朝中兩國人民開展瞭大規模的反細菌戰鬥爭。

  中國人民志願軍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各級防疫委員會,統一領導志願軍的反細菌戰鬥爭;劃分防疫責任區,嚴密監視敵機行動;發現敵投帶菌物,迅速撲滅;建立和嚴格執行各項防疫制度,發生可疑病人,立即隔離治療;認真組織疫區封鎖,進行人員檢疫;開展群眾性衛生運動,與居民一起改善環境衛生,消滅鼠、蠅、蚊、蚤;普遍進行預防接種,提高軍民對傳染病的抵抗力。為加強反細菌戰的技術指導和防治工作,中朝兩國政府派出著名的醫學、動物學、植物學等科學專傢。志願軍先後建立檢驗隊、防疫隊、檢疫站和傳染病醫院。在朝中軍民的共同努力和國際正義人士的聲援下,美軍的細菌戰遭到瞭徹底失敗。朝中人民和軍隊不僅制止瞭疫病的流行,而且提高瞭衛生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