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擊毀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的導彈。與發射裝置、制導設備等組成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反坦克導彈和反坦克火炮相比,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重量輕,能從地面或空中發射,是一種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組成 反坦克導彈由彈體、戰鬥部、動力裝置、彈上制導系統等組成。圖1為法國、聯邦德國聯合研製的“霍特”反坦克導彈結構示意圖。彈體一般用輕合金或複合材料製成。戰鬥部通常為聚能破甲型,它是利用錐孔裝藥爆爆炸的聚能效應所產生的高溫、高速金屬流來穿透裝甲,破壞坦克和殺傷乘員。動力裝置一般采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彈上制導裝置一般由陀螺組件、遙控導線、光電測量裝置、指令變換放大器和執行機構等組成。它與彈外有關制導設備相配合,用於測量導彈實際飛行彈道相對於理論彈道的偏差,形成制導指令,傳給執行機構,產生控制力,操縱導彈飛向目標。

圖1 “霍特”反坦克導彈結構示意圖

  分類 反坦克導彈按重量或射程可分為輕型和重型兩類;按機動方式可分為步兵便攜式、車載式(圖2)和機載式(圖3)三類;其制導方式可分為有線手控制導、有線半自動制導和自動尋的制導三類。

圖2 美國“陶”車載反坦克導彈

圖3 法國、聯邦德國聯合研制的“霍特”機載反坦克導彈

  有線手控制導的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多為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的產品,通稱第一代。其制導設備有瞄準具、帶控制手柄的控制盒等。導彈飛行時不斷放出遙控導線,曳光管發出曳光供射手觀察。射手不斷觀察目標和導彈,估計出導彈對瞄準線的偏差,適時操縱控制手柄,給出相應制導指令。控制盒將該指令變換成控制信號,經遙控導線傳給導彈。彈上執行機構按控制信號控制導彈飛行,使導彈沿瞄準線飛向目標。

  有線半自動制導的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多為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產品,通稱第二代。其發射制導設備除瞄準具外,還有紅外測角儀、指令計算機和發射架等。導彈飛行時,射手隻需將瞄準鏡的十字線對準目標,目視觀測導彈的工作由紅外測角儀所代替。紅外測角儀通過接收彈尾紅外輻射源提供的信息,測出導彈對瞄準線的偏差。指令計算機根據偏差算出制導指令,經導線傳給導彈,控制導彈飛向目標(圖4)。

圖4 反坦克導彈有線半自動制導原理圖

  自動尋的制導的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多為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新產品,通稱第三代。其特點是利用彈上的制導裝置,接收目標輻射或反射的光、熱、無線電(雷達)波等信息,確定導彈相對於目標的位置,產生控制信號,自動導向目標。其制導方式按接收目標信息的來源不同,又可分主動尋的、半主動尋的和被動尋的三種(見尋的制導)。正在研制的型號多采用後兩種制導方式。

  簡史 反坦克導彈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最先研制成功的,代號為X-7(俗稱“小紅帽”)。戰後,一些國傢繼續研制反坦克導彈。1953年前後,法國研制成有線手控制導的反坦克導彈。60年代初,同類型的反坦克導彈在聯邦德國、瑞典、美國、蘇聯和意大利等國相繼問世。為減輕射手負擔,提高命中率,70年代前後研制成有線半自動制導的反坦克導彈,如美國的“陶”、法國和聯邦德國聯合研制的“米蘭”和“霍特”等(見表)。隨後又發展瞭一些新產品,如美國的“獄火”、法國的“阿克拉”、英國和比利時聯合研制的“阿特拉斯”等。這些導彈采用激光駕束制導、激光半主動尋的制導、紅外成像制導或光纖制導,進一步提高瞭導彈的飛行速度和命中精度。中國於50年代末開始研制反坦克導彈,並大量裝備部隊。1956年,法國在同阿爾及利亞的戰爭中,首先使用瞭反坦克導彈。

幾種反坦克導彈性能簡表

  1972年,美國在侵略越南的戰爭中,大量使用瞭"陶"式反坦克導彈。在1973年的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和以色列雙方都大量使用瞭反坦克導彈,顯示瞭反坦克導彈的作戰效能。

  發展趨勢 為提高反坦克導彈的作戰能力,將采用新的制導技術,進一步提高導彈的命中率和抗幹擾能力;發展自鍛成型彈丸、敏感子母彈等新型戰鬥部,提高破甲威力;研制高性能的夜間瞄準器材,提高夜戰能力,並註重發展遠距離攻擊集群坦克的反坦克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