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初俄國佈爾什維克黨內在締結《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問題的爭論中出現的以Н.И.佈哈林為首的持有“左傾”觀點的共產黨人。1918年1月21日,В.И.列寧在有63人參加的中央委員會和黨的幹部會議上宣讀瞭《關於立即締結單獨的割地和約問題的提綱》。由於蘇俄同德奧集團於1917年12月3日在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進行的和平談判拖延日久,德國大軍壓境,蘇維埃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遇到極大困難,而原來期望很快爆發的德國革命並未成為現實,列寧放棄先先前確定的堅持不割地、不賠款和承認民族自決權的和談原則,主張接受德方苛刻的和平條件,立刻單獨締結屈辱的和約,以便贏得喘息時機,保存和鞏固蘇維埃政權。討論時,會上分成3派:贊成列寧提綱者15人;贊成Л.Д.托洛茨基的“宣佈結束戰爭狀態,讓士兵復員回傢,但不簽訂和約”(“不戰不和”)策略者16人,主張繼續進行所謂革命戰爭的“左派共產主義者”32人。這個集團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佈哈林、К.Б.拉狄克和Г.Л.皮達可夫,還包括一些黨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人民委員以及地方黨政負責人A.C.佈勃諾夫、A.洛莫夫、Э.奧辛斯基、E.A.普列奧佈拉任斯基、И.Н.斯圖柯夫等。左派共產主義者認為:俄國革命如果得不到國際革命的拯救就會毀滅;必須“結束同帝國主義德國的和平談判,並且同世界各國所有持合法執照的強盜斷絕一切外交關系”,“立即建立革命的志願軍,為國際社會主義的思想同全世界的資產階級進行無情的戰爭”,一舉實現世界革命;簽訂和約雖然能保持住自己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卻會放棄國際運動的良機,為瞭國際革命的利益,即使喪失目前完全流於形式的蘇維埃政權也是適當的。左派共產主義者以當時領導14個省黨組織的黨的莫斯科區域局為中心,得到彼得格勒、烏拉爾等黨組織領導人的支持,先後出版瞭《共產主義者報》(彼得格勒,1918年3月5~19日,共出11號)和《共產主義者》雜志(莫斯科,1918年4月20日至6月,共出4期)。以列寧為首的俄共(佈)中央讓爭論各方都在報刊上闡明自己的觀點,並且多次在黨的會議上反復進行討論,通過投票解決問題。結果,列寧派由少數變成多數,左派共產主義者由多數變成少數。1918年2月23日佈爾什維克黨中央討論德國提出的新的最後通牒時,列寧的主張為黨中央所通過。3月3日簽訂佈列斯特和約。3月6~8日舉行的黨的第7次代表大會和3月14日召開的全俄蘇維埃第9次非常代表大會認可和通過法律手續批準瞭佈列斯特和約。

  此後,左派共產主義者把主要註意力集中在國內政策問題上,發表瞭《目前形勢的提綱》等文件。他們否定過渡時期的必要性,主張立即“實行”社會主義,立即對全部工業企業實行國有化,立即實行農業集體化,反對利用國傢資本主義,取消銀行,廢除貨幣,並且反對利用資產階級專傢。左派共產主義者犯瞭政治上、策略上的冒險主義錯誤,其原因來自他們錯誤的社會主義革命理論、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和小資產階級革命性。從1918年末起,左派共產主義者相繼承認錯誤,積極參加瞭黨和國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