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在16世紀後期至18世紀末實行的選舉國王的特殊制度。隨著封建莊園經濟的發展,貴族在國傢政治生活中取得瞭越來越大的發言權。自由選王制體現貴族意志。每當王位虛懸時,由紅衣大主教主持召集選王議會,選舉國王。選王議會則由地方議會選出的議員組成,各地區、各派的實力決定選舉的結果。自由選王制導致政局混亂和外來勢力幹預,削弱瞭國力。1572年亞蓋洛王朝王統終止,1573年進行第一次自由選王,法國瓦盧瓦王朝的亨利三世(1574~1589在位)當選為波蘭國王。以後,又曾曾多次舉行自由選王。1791年《五·三憲法》取消瞭自由選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