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始於人類的出現,終於國傢的產生。根據目前發現的人類化石材料,人類的出現至少可以追溯到二、三百萬年之前 (見人類的起源),而原始社會結束的時間則各地參差不一,有的地方甚至至今還停留在原始社會階段。

  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水準十分低下,人們隻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求得生存。這種情況決定瞭原始社會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到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力的增長,出現瞭產品的剩餘,於是私有制、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也隨之而來,,原先共同勞動、共同分配的生產關系遭到破壞。最後,原始社會終於為階級社會所取代。

  原始社會沒有文字記載,人們隻能依靠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等學科所提供的資料瞭解它的發展過程。人類學和考古學提供瞭原始人體質形態和物質文化發展的材料,但很少說明當時存在的社會關系。民族學的資料填補瞭這方面的不足,但是,民族學所研究的原始民族已經處在世界絕大多數地區業已進入階級社會的時代,它們可能受到周圍地區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同時,根據某一地區現存或曾經存在的原始制度,也較難斷定其前一階段發展的情況。由於這些原因,原始社會史的研究,難度很大。K.馬克思和F.恩格斯吸取瞭前人的研究成果,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揭示瞭原始社會的基本發展規律,為科學的原始社會史奠定瞭基礎。當代中國學者對原始社會的認識,雖然在總的方面是一致的,但在許多具體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

  舊石器時代 人類最初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考古學上把使用石器的時代稱為“石器時代”。當時,除石器外,也使用木器、骨器和角器,後來還使用陶器。根據石器制作技術的演進和生產水平的發展,考古學者把石器時代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在地質上屬更新世,生產工具以打制石器為標志。它又分為早、中、晚3期。早期自最早的石器出現至20、30萬年前;中期自20、30萬年前~約4萬年前;晚期自約4萬年前至1.4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早期大致相當於最早的人屬和直立人的階段。現今所知最早的石器是法國學者H.羅切和新西蘭學者J.海利斯於1976年和1977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亞的哈達爾地區發現的,年代距今250~270萬年前。在直立人出現之前,人類主要使用礫石打制的砍砸器,也有一些形狀不規整的石片,制作方法十分簡單,隻在礫石的一端略加敲打,使其鋒利。這類石器在非洲的奧杜瓦伊峽谷、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及南非等地都有發現。

  到直立人階段,石器制作方法較前進步,出現瞭修理把手的技術,石器雖然十分粗糙,但已出現區域性的文化系統。如歐洲以兩面打制的手斧為主,它從阿佈維利文化發展到阿舍利文化。這類手斧在非洲、近東和印度都有發現。在中國,這一時期的石器以單面打擊為主,多砍砸器和石片。人類在這一時期已學會用火,最早的用火遺跡發現於非洲肯尼亞的切薩瓦尼亞,有40塊燒過的粘土小碎塊,可能是篝火遺跡,其年代約為142萬年前。在歐洲,最早的用火遺跡發現於馬賽附近的埃斯卡爾洞穴,在這裡發現瞭75萬年前的木炭和灰燼。火的使用,不但能獵取大動物,而且能禦寒,使人類能在結冰線以北的地區生活,從而擴大人們的活動范圍。火的使用還能改善人類的飲食習慣,變生食為熟食,促進體質的發展。

  舊石器時代中期相當於早期智人階段。石器形狀較前規整。在歐洲,典型的石器是莫斯特文化的小型尖狀器和刮削器。中國的丁村文化則以大型尖狀器和砍砸器為主。骨器已開始使用。法國多爾道尼穆斯特文化的洞穴中發現有骨針,說明人類已能縫制衣服。在遺址中常發現大動物的骨骸,說明狩獵有瞭發展,但采集仍是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

  舊石器時代晚期相當於晚期智人階段。石器的制作更加精致。除瞭用打擊琢削的方法之外,還用壓削的方法來制造石器,許多石器呈柳葉形或桂葉形。工具中較突出的還有各種端刮器和雕刻器。磨制石器的方法也在這時出現,但磨制部位僅在鋒刃。這一時期骨針、魚叉、魚鉤等骨角器大量使用,先後出現瞭投矛器和弓箭。狩獵達到較高的水平,但采集仍占重要地位。這一時期人們用大骨頭、猛獁象牙、馴鹿角、木頭及動物皮毛建造住所,或者居住在山洞、巖廈等自然的遮蔽所內,有的住所還有火坑。

  氏族公社的產生 人類出現之時,人類社會也產生瞭。一些學者認為,大多數史前的狩獵者過著25~50人的集體生活。人類最早的社會組織形式是血緣傢族。在血緣傢族中,婚姻按班輩劃分,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從兄弟姊妹之間都互為夫妻,而不同班輩之間的婚姻關系則被排斥。一個血緣傢族就是一個公社。它的存在時間大致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

  到舊石器時代晚期,采集和狩獵都有較大發展,人類轉入瞭相對的定居生活。人口逐漸增多,這些情況為不同集團之間的聯系提供瞭條件。於是原先的血緣傢族為氏族公社所取代。氏族是與族外婚制同時出現的。在氏族內部,不但禁止不同班輩之間的婚姻,而且禁止兄弟姊妹之間的婚姻。一個氏族的成員必須和另一氏族的成員通婚。一個氏族的一群男子可以成為另一個氏族的一群女子的丈夫。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隻知有母不知有父,氏族的世系隻能按母系計算,所以最早的氏族是母系氏族。

  中石器時代 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有一過渡階段,稱為中石器時代。在歐洲約從公元前1.2萬年至前5000年;在西亞約從公元前1萬年至前8000年;在北美約始於公元前8000年。此時人們仍以采集狩獵為生,但從遺址中發現的石磨盤、手磨石、臼、杵等谷物加工工具來看,一些學者推斷中石器時代是采集經濟向食物生產過渡的重要階段。中石器文化的特點是:細石器被大量使用。不少幾何形細石器嵌入木質或骨質的柄上作為工具;廣泛使用弓箭;已知馴狗;在一些地方還發現瞭獨木舟和木槳。

  新石器時代 最早約出現在公元前第8千紀。新石器文化的要素有: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磨光石器的流行,陶器的發明等(見彩圖)。一些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在陶器發明之前已產生,即“前陶”或“無陶”的食物生產階段。在西亞伊拉克的沙尼達爾、耶莫,巴勒斯坦的耶利哥以及希臘色薩利的亞爾吉薩、塞斯克羅、蘇夫利都曾發現有前陶新石器文化。農業和畜牧業是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特征。在西南亞,主要的馴化作物是小麥和大麥。在東亞則為小米和稻。小米源於中國黃河流域,稻可能源於長江下遊的杭州灣一帶。在中美洲和秘魯,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和倭瓜。馴養的傢畜除狗之外,較早的有綿羊、山羊、豬、牛等。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標志著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轉化為食物的生產者,有的學者稱之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革命”。這一革命為人們提供瞭經常的比較豐富的食物來源,使人口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時還擴大瞭人類共同體的規模,出現瞭面積較大的部落。

非洲新石器時代的箭簇(毛裡塔尼亞沙漠地帶出土)

  母系氏族的繁榮 新石器時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時期。由於人口的增殖,氏族之間的族外群婚實際上已難維持,於是產生瞭對偶婚制。對偶婚已組成較確定的男女對偶,夫妻各居其母傢,後來轉變為夫居婦傢,但結合是不穩定的。由對偶婚所組成的對偶傢庭並非獨立的經濟單位,當時社會的基本經濟細胞仍是母系氏族公社,公社的經濟基礎是土地的公有和共同利用,生產和消費都建立在集體的原則上。氏族的最高權力機關是氏族議事會,參加者是氏族的全體成年男女,一切重大事務都由氏族議事會決定,族長也由議事會選舉產生。擔任族長的一般是年長的婦女。氏族成員有相互援助的義務,有血親復仇的習慣,有共同的墓地和共同的宗教節日。

  金屬工具的出現和社會大分工 新石器時代末,人類已使用天然金屬,後來學會瞭制作純銅器。純銅質地柔軟,不能取代石器,因而純銅時代也稱金石並用時代。公元前第3千紀,人類進入瞭青銅時代。公元前第1千紀,鐵被廣泛使用。

  從金石並用時代到鐵器時代,是階級社會形成的時期。階級社會形成的過程最初發生在公元前第4千紀兩河流域和尼羅河谷地的金石並用時代。在印度河流域、黃河流域、愛琴海地區、小亞細亞西部,早期階級社會則產生於公元前第3千紀和公元前第2千紀的青銅時代。世界各地階級社會的出現幾乎都和金屬出現的時代相關,唯一例外的是美洲古代的瑪雅。

公元前7世紀中歐鐵制戰車(局部)

  這一時期,生產有較大發展。在農業方面,鋤耕農業被犁耕農業所取代。起初是木犁或石犁,後來用金屬犁。犁的使用不但提高瞭勞動效率,也擴大瞭耕地面積,使農業生產日益專門化,出現瞭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活動的部落。另一方面,在適宜於經營畜牧業的地區,出現瞭專門從事畜牧業的遊牧部落。從而形成瞭第1次社會大分工。

  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使手工業日趨復雜。金屬的冶煉和制造、制陶、制革、紡織、釀酒、榨油等手工業越來越專門化,導致手工業和農業分離,出現瞭第2次社會大分工。

  兩次社會大分工促進瞭交換的發展。在第2次社會大分工之後,出現瞭商品生產,原始的貨幣也隨之流通起來。一個不從事生產而隻經營產品交換的階級──商人出現瞭,恩格斯把商人的出現稱為第3次社會大分工。

  父系氏族公社 隨著生產的發展,犁耕農業和畜牧業成瞭主要的生產部門,男子的勞動在農業和畜牧業中都占主導的地位,婦女的傢務勞動和男子的勞動相比較已顯得無足輕重。男子在生產中地位的提高,改變瞭他們在氏族中的地位,而私有制的產生又使男子成瞭財富的所有者。於是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在父系氏族公社內,出身和世系按男子的系統計算,實行父系財產繼承制。母權制時代的夫居婦傢制度變成瞭婦居夫傢制,不穩定的對偶婚逐步向一夫一妻制過渡。

  父系氏族公社由若幹傢長制大傢族所組成。一個傢長制大傢族包括幾代男系親屬,他們共同居住,共同勞動和消費,成為父系氏族的基本社會經濟細胞。但土地仍歸氏族所有,耕地定期分配給各大傢族使用。

  父系氏族還保留著若幹民主的性質,但氏族首領改由男子擔任,氏族議事會由各大傢族的族長組成,原來由全體成年男女參加的氏族議事會,現在由全體成年男子參加。婦女地位逐漸下降。

  私有制和階級的起源 生產力的發展,使產品除維持勞動力的需要之外還有剩餘,這就為私有制的產生創造瞭條件。同時個體勞動逐漸代替集體勞動,一些一夫一妻制的個體傢庭從傢長制大傢族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傢庭經濟體系。生產工具、牲畜、農產品等首先成為傢庭的私有財產,後來一部分土地也變為私有。剩餘產品的出現,提供瞭剝削別人勞動的可能。在第1次社會大分工的過程中產生瞭第1次社會大分裂,即分為主人和奴隸、剝削者和被剝削者兩大階級。到第2次社會大分工後,奴隸制和各種形式的奴役有瞭進一步發展。氏族內部發生瞭財產的分化,一部分人成為富裕的氏族貴族,大多數則成為貧困的普通公社成員,他們之間產生激烈的鬥爭。父系氏族公社末期,氏族的血緣紐帶越來越受到沖擊。某些破產的從事手工業和商業的氏族成員往往脫離自己的氏族,到別處和與他們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們雜居,同時氏族也不斷接納外來人。於是出現瞭按地域劃分的農村公社,它是從公有制向私有制過渡的社會經濟組織。在公社內,土地公有,定期分配給各傢庭使用,同時森林、草地、牧場也歸公有;另一方面,住宅及宅旁的小塊園地、農產品、生產工具、牲畜等等都歸各傢私有,所以農村公社具有“兩重性”。隨著歷史的發展,定期分配的土地逐漸變成私有,公有制遭到破壞,農村公社也隨之解體。在某些地方,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出現之後,農村公社仍長期保留。

  國傢的產生 在原始社會解體的過程中,到處出現窮人和富人、奴隸和奴隸主、一般氏族成員和氏族貴族之間的鬥爭。這種鬥爭越演越烈,最後達到不可調和的程度,這時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傢就產生瞭。

  在國傢產生過程中,軍事民主制起瞭重大作用。軍事民主制包括民眾會、氏族酋長議事會和後來獲得王權的軍事首長,這些機構在世界各國的上古史上幾乎都可看到。這是氏族機關走向國傢的過渡性的政治組織形式,它的產生和當時頻繁的掠奪戰爭有關。

  起初民眾會起著一定作用。但掠奪戰爭加速瞭私有財產的積累和貧富分化,軍事首長和氏族貴族的權力越來越大,民眾會越來越不起作用,以軍事首長為代表的奴隸主貴族終於奪取瞭全部權力。至此,氏族制度從人民意志的工具轉變為掠奪鄰人和壓迫自己人民的統治機關,轉變為國傢瞭。

  原始文化 原始人類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創造瞭原始的精神文化。盡管這些文化十分幼稚,但它卻為後世的文明奠定瞭基礎。

  原始人在采集狩獵生活和農牧業生產中,瞭解瞭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和生長規律。為瞭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他們還掌握瞭一定的地理、氣象、天文歷法等方面的知識,能清楚地辨認周圍的地形,根據日月星辰的位置辨別方向,根據各種征候預測天氣的變化,根據月亮圓缺估算時間等。原始人的數學知識較差,直到原始社會末期才發明用刻痕、算籌或結繩計數。

  原始人已具有一些醫療知識,發現多種動植物和礦物的治療性能。他們服用天然的藥物和浸劑、煎劑,並使用塗劑。在三、四萬年之前,克羅馬農人已用燧石工具進行外科手術,甚至能施行“環鋸術”,即在頭骨上穿孔。但原始醫學往往和巫術夾雜在一起。

  原始的藝術可能萌芽於舊石器時代中期。但大量作品出現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繪畫多發現於洞穴的巖壁上,題材以動物為主,神態栩栩如生。有的動物身上還畫有箭頭和長矛,可能與施行巫術有關。雕刻作品刻在巖壁、石頭、骨頭和獸角上,有線雕、浮雕和圓雕等不同類型,題材也以動物為主,有些洞穴發現石雕人像,大部分是孕婦像(見彩圖)。一些學者認為這些雕像可能是氏族守護神,並由此說明舊石器時代晚期是母系氏族社會。新石器時代,由於制陶、編織等手工業的發展,造型藝術的題材則以幾何形的紋飾或植物花紋圖案為主。

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奧瑞納文化的婦女雕像

  音樂和舞蹈也產生於原始時代。最早的音樂是聲樂。器樂中最先發明的是打擊樂器,後來出現瞭管樂器和弦樂器。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曾發現帶孔骨管,可能是最早的管樂器。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壁畫中有舞蹈的題材,舞蹈者戴著裝有鹿角的假面具,這種舞蹈可能帶有巫術的作用。

  原始宗教 宗教萌芽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在這一時期的遺址中曾發現一些墓葬,墓中有獸骨和工具等殉葬品,這說明原始人可能已產生瞭靈魂的觀念。他們不但相信人有靈魂,而且還相信動物、植物以及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都存在著這種超自然的實體。圖騰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各種原始的宗教形態,就是從原始的靈魂觀念發展而來的。

  圖騰崇拜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實行圖騰崇拜的氏族相信某種動物或植物是氏族的祖先或保護者,氏族往往以它命名。圖騰崇拜在世界各地都存在過,並對古代的文化藝術產生很大影響。祖先崇拜在原始社會也占有重要位置。原始人認為祖先的靈魂支配著活人的生活,因而對祖先表示崇敬,並祈求他們庇佑。新石器時代出現瞭自然崇拜,人們對在農牧業生產中影響最大的自然力量如土地、太陽、月亮、山嶽、雨、水等表示崇拜。在原始社會末期,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往往混雜在一起。有的神既是某氏族的祖先,又是某種自然力的代表,而其形象則是某種圖騰動物。

  在原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神靈也無高低之分。私有制和階級產生以後,神鬼也開始有等級區別,最高級的神往往是令人畏懼並對經濟生活具有重大影響的神,如太陽神、雷電神等。此時宗教儀式日益復雜,出現瞭一個專門以宗教和祭祀為職業的僧侶或祭司階層。他們假借神的名義,保護富人,打擊窮人,在原始社會解體過程中起瞭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