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光遠

  中國經濟學傢。上海市人,1915年7月5日出生。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1年起從事陝甘寧邊區經濟的研究,後在延安大學財經系任教。1948~1975年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部工作,《學習》雜誌創刊時曾任總編輯。。1954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1964年任國傢科學委員會副主任,1975年任國傢計劃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所長,後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所長。1977年再任國傢科委副主任。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副主任。

  於光遠長期從事經濟理論研究工作,近年來的主要著作有:《關於規律客觀性質的幾個問題》(1979)、《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探索》(1980,1981,1985),《論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1985)。50年代末,於光遠參與組織有關商品生產、價值規律、社會主義再生產、經濟效果、經濟發展速度與比例等重要經濟理論的討論。70年代後期在批判“四人幫”的理論鬥爭中,他駁斥瞭所謂的“批判唯生產力論”的論調,並參加組織全國按勞分配理論的討論。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強調指出當前中國理論界的中心任務,是要發展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用以指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包括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經營,社會主義生活以及社會主義組織建設。於光遠曾支持一些新的經濟學科如生產力經濟學、國土經濟學、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學、技術經濟學等的創立,並對經濟效益學、教育經濟學、消費經濟學、環境經濟學、旅遊經濟學等提出瞭自己的見解,還先後發起組織瞭與上述學科有關的學術研究會、學術團體和學術活動,創辦瞭有關經濟刊物。於光遠寫有大量論文及專著,均見《於光遠著作目錄》(1986)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