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國傢組織和使用信貸資金的計畫。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內容 信貸計畫規定計劃期內銀行信貸資金的來源和數量,以及信貸資金運用的方向和數量。採取平衡表形式,包括信貸資金來源和信貸資金運用兩個方面,在每一方分系統、部門按餘額和增減額編制。在不同國傢,信貸計畫所列的計畫專案有所不同。

  在中國,信貸計畫分為國傢信貸計畫和各專業銀行信貸計畫兩兩種。前者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匯總各專業銀行信貸計劃,並加以綜合平衡後進行編制。後者則是根據開戶企業的借款計劃和銀行組織存款情況,經過審核、測算後編制。國傢信貸計劃表的主要內容如下:

國傢信貸計劃表

  信貸計劃的重要特點,是按餘額編制。所列計劃項目的數額,不是反映該項目收支累計發生數,而是反映其收支相抵後的餘額數。因此,信貸計劃是一種時點計劃,信貸計劃指標是時點指標。

  任務 根據國傢在各個時期的方針、政策和年度國民經濟計劃的要求,組織動員社會各方面暫時閑置的資金,用於支持企業對流動資金和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需要。同時,通過信貸計劃的編制和執行,促使銀行有計劃合理地運用信貸資金,實現信貸收支平衡,並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合理運用資金。

  信貸收支平衡 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國傢信貸資金來源與運用在總額和構成上保持平衡。信貸收入與信貸支出,是信貸業務的兩個方面。國傢根據信貸資金需要與信貸資金來源的可能,通過編制與執行信貸計劃求得信貸收支的平衡。從信貸計劃的編制過程來說,進行信貸收支平衡,是編制信貸計劃的一個重要基礎。流通中貨幣量是信貨資金一項來源,適應流通中貨幣需要量變化而必須增加的貨幣發行或回籠,應列入信貸計劃進行統一平衡;但用於彌補財政赤字和超過生產、流通需要的信貸支出所引起的貨幣發行,則不應列為信貸收支平衡的內容。否則,信貸收支在形式上保持平衡,實質上並不平衡。

  信貸平衡是國民經濟中一項重要的平衡工作。加強信貸管理,保持信貸平衡,對於聚集社會資金,控制信貸規模,穩定貨幣,促進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信貸支大於收,就會引起貨幣投放。如果信貸規模過大,貨幣投放過多,超過瞭商品流通的需要,市場物價就不穩定。信貸收大於支,就會回籠貨幣。如果信貸控制過緊,規模過小,貨幣回籠過多,企業發展生產必要的資金得不到解決,也會妨礙生產、流通的正常進行。因此,信貸收支任何形式的不平衡,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信貸收支平衡要以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為基礎。實現信貸收支平衡的基本要點是: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要與國力相適應。如果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安排過大,國傢財政承受不起,出現赤字,就隻好采取各種方式擠信貸,信貸資金不足,銀行隻好借助於增發貨幣來解決。這就會影響信貸收支平衡。②在構成上處理好信貸資金來源和運用的關系。信貸資金運用大體有短期周轉性貸款、短貸長用和固定資產性長期貸款三種情況。短期周轉性貸款,是用於解決企業季節性、臨時性的資金需要,周轉比較快,銀行在資金上較易調劑。短貸長用,是指用於企業最低限度的流動資金周轉的貸款,雖然表現為短期貸款,實際為企業所長期占用,因而要求有長期性的資金來源。固定資產貸款,是用於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的貸款,一般周期較長,它要求有專項的或比較固定的資金來源與之相適應。正確處理這三項貸款與資金來源的關系,要註意統籌安排,綜合平衡。③註重貸款經濟效益,加速信貸資金周轉。④積極開展存款、信托、保險等金融業務,廣泛籌集社會資金,擴大信貸資金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