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傳入中國,並對中國思想界和社會經濟生活發生影響的整個歷史過程。19世紀下半葉,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從一產生就受到封建勢力和外國侵略勢力的雙重壓迫,發展極其緩慢,而且十分軟弱;同時,世界資本主義制度逐漸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所以,中國社會從一開始就缺乏產生自己獨立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經濟基礎和歷史條件,而主要是從西方輸入。當時輸入中國的主要是歐美資產階級經濟學,尤其是庸俗經濟學,即使是從日本傳入中中國的經濟學也主要來自歐美。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在舊中國流傳的歷史過程,從19世紀60年代到1919年五四運動是其前期,在此以前,幾乎完全采用翻譯西方經濟學論著的方式把它介紹到中國來。從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前夕是其後期,除大量翻譯西方經濟學論著外,中國學者自己編寫的經濟學著作日益增多。

  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傳入 清末是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傳入中國的最早階段。最先傳入而有案可查的,是北京同文館,它是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培養翻譯人才在1826年設立的機構。大約在1867年,美國傳教士丁韙良(1827~1916)為同文館開設“富國策”即經濟學講座,最先把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系統地介紹到中國來,當時他所用教材是英國經濟學傢H.福西特(舊譯法思德,1833~1884)1863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指南》。1882年這份講稿由上海美華書館印行取名《富國策》。不久,第二本比較重要的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中譯本《富國養民策》,在1886年由海關總稅務司署出版,它是英國經濟學傢W.S.傑文斯1878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入門》一書的譯本。可見,最先傳入中國的是英國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從一開始就與“洋務”有關,同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文化侵略有關。

《富國策》(清光緒六年同文館刊印)

《富國養民策》(清光緒二十三年石印本)

  在19世紀80~90年代,除瞭上述兩部譯本外,還出版瞭一些介紹西方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的譯本,著名的如介紹銀行制度的《保富述要》(〔英〕佈來德著,〔英〕傅蘭雅口譯),介紹財政賦稅制度的《列國歲計政要》(〔英〕麥丁富得力編,〔美〕林樂知口譯),書中也敘述瞭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有關學說。此外,不少在華的西洋傳教士,也以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為論據,紛紛發表經濟政策主張,著名的如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1845~1919)寫的《局外旁觀論》、《生利分利之別》(1894)、《新政策》(1895)、《養民有法篇》(1896)等等。據粗略統計,到1898年已出版與西方經濟學有關的著作約12種、26冊,大多宣傳英國庸俗經濟學的觀點。由於上述著作的譯者都是些傳教士,對經濟學一知半解,漢語表達能力又差,所以譯文質量很差,錯漏甚多。這些譯本的出現並未引起中國知識界對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理論的重視。

  進入20世紀以後,隨著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加劇,封建社會的進一步瓦解,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在中國逐漸得到比較廣泛的流傳。在戊戌政變(1898)失敗後,資產階級改良派仍企圖通過君主立憲來實現自上而下的改革。他們或者效法西方,特別是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宣傳法國啟蒙學派的政治學說、C.R.達爾文(1809~1882)的進化論和英國古典學派的經濟學說;或者效法日本,走“明治維新”的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開始把一些日本經濟學者寫的關於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書翻譯出版。1902年上海南洋公學譯書院出版瞭嚴復譯的《原富》,它是英國經濟學傢A.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的第一部中譯本,也是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著作的第一部中譯本。這本書在當時的中國思想界曾經造成瞭相當大的影響,最先引起人們對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理論的註意。由於這本書宣揚瞭“任民自由”的思想,論述瞭由此使國富增加的具體途徑,因此受到中國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的廣泛歡迎。

  大約在1903年,日本人杉榮三郎(1873~1965)被聘為京師大學堂的經濟學教習,編寫瞭《經濟學講義》,它很可能是第一本取名“經濟學”的中譯本。這種所謂搜集歐美各經濟學大傢著作編成的講義,當年就出版瞭四本之多,在辛亥革命前後仍不斷印行,直到五四運動以後才日漸減少。

  1903年最先出版瞭系統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發展史的書,一本是梁啟超編寫的《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另一本是美國人C.蘭德著、陳昌緒譯的《計學平議》。這兩部書介紹瞭英國“正宗學派”和德國歷史學派。它們的出版,反映瞭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在中國的流傳已引起人們瞭解其學說源流的需要,同時也反映瞭一些知識分子在探索中國富強之路時企圖比較不同國傢發展資本主義的途徑。

嚴復譯《原富》第1版封面

  從戊戌政變到辛亥革命,在這期間出版的與西方經濟學有關的著作,大約有42種、54冊。其中直接闡述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理論的譯本,約有16種、24冊。此外中國人自己編寫的介紹西方經濟學說的書,較重要的也有15本之多。當時比較流行的經濟學譯本,一是190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美國J.L.羅林(1850~1933)原著,奚若譯述的《計學》;一是191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美國R.T.伊利(1854~1943)著,熊嵩熙等譯的《經濟學概論》。後者曾風行一時,到1916年已經出第四版瞭。

  五四運動後至1949年以前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流傳 五四運動揭開瞭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其後階級鬥爭日益激化,工人運動高漲,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大資產階級專政日益動搖。官僚資產階級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民族資產階級為瞭發展資本主義,都需要廣泛流傳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所以,從20世紀20年代起,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在中國曾經得到比較廣泛的流傳,有關的譯本和論著成倍地增加。從事這種流傳活動的主要是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經濟學者,主要的場所是大學經濟系科的講壇和有關的報刊雜志,出版有關譯著主要用作大學教材。當時,也有少數思想比較進步的經濟學者,例如郭大力、王亞南等,他們翻譯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的代表作,主要目的是為瞭研究馬克思經濟學說和中國社會經濟。

  這個時期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在中國的流傳,以庸俗經濟學占絕大多數,雖然涉及各個主要學派和主要代表人物,但是基本資料殘缺不全,而且所介紹的內容一般比較淺薄和陳舊。在20世紀開頭的20多年間,德國歷史學派的經濟學說曾經頗為流行,不少人贊成采取保護關稅政策發展中國工商業,直到30年代初商務印書館還出版瞭W.羅雪爾的《經濟學歷史方法論》(即《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和G.von施穆勒的《重商制度及其歷史意義》(即《重商主義及其歷史意義》)等書。但是在30~40年代,在中國最流行的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是以奧地利學派為代表,以邊際效用學說(見邊際效用學派)為核心的經濟學,直到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許多大學通用的經濟學教材,還是一本宣揚這種庸俗經濟學的美國教科書,即F.R.費爾柴爾德等人所寫的《經濟學概論》。柏姆-巴維克的代表作都有中譯本,如1934年黎明書店出版瞭《馬克思主義體系的崩潰》(即《馬克思體系的終結》),193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瞭《資本肯定論》(即《資本實證論》),1948年出版瞭《資本與利息》(即《資本與資本利息》)。此外,邊際效用學派的代表作的中譯本,還有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J.B.克拉克的《財富的分配》和193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傑文斯的《經濟學理論》(即《政治經濟學理論》)等,這些書都在當時的中國廣為流傳。

  劍橋學派代表人物A.馬歇爾和A.C.庇古的學說在30年代以後也頗為流行。馬歇爾的代表作《經濟學原理》在1932年已有劉君穆譯本,但譯文質量欠佳。當時許多大學開設高等經濟學一課仍采用《原理》的英文原版作為教材。

  在舊中國,早期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代表作的中譯本也很少,隻有郭大力譯的1933年世界書局出版的T.R.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即《人口原理》),鄭學稼譯的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J.-B.薩伊的《經濟學精義》(即《政治經濟學概論》),郭大力譯的1936年世界書局出版的《穆勒經濟學原理》等書。西方古典政治經濟學代表作的中譯本則更少,隻有郭大力、王亞南合譯的1931年神州國光社出版的斯密的《國富論》(即《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和D.李嘉圖的《經濟學及賦稅之原理》(即《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以及林光澄譯、商務印書館1936年出版的A.-R.-J.杜爾哥的《財富之成立及其分配》(即《關於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等書。

  這個時期出版瞭大量的系統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發展史的書籍。據統計,在1921~1938年共出版經濟學說史書近50部,僅1929年就出版瞭12本。它們的種類繁多,觀點龐雜,其中比較流行或有影響的如19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C.基德(1847~1932)和C.裡斯特的《經濟學史》,1925年出版的L.韓納的《經濟思想史》,1932年出版的J.K.英格拉姆(1823~1907)的《經濟學史》,1936年出版的W.司科特的《經濟思想史》等譯本。值得註意的是,宣揚法西斯主義觀點的O.史盤(1878~1950)的《經濟學說史》,在1932~1934年竟出版瞭三種中譯本。

  從20年代中葉以後,中國學者自己編著的宣傳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基本理論的書籍大量出版。據粗略統計,在1921~1948年間,僅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這類書籍已在30本以上。這類書籍往往錯誤甚多,對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確有研究者是少數,能用以解釋中國社會經濟問題的更是鳳毛麟角。這類書籍中比較流行或較有影響的,最早有劉秉麟的《經濟學》,1919年已出修訂本,從1925年至40年代初曾再版十餘次。再版次數最多的是趙蘭坪的《經濟學》,從1933~1947年印行瞭26版。這本書在體系上采用四分法,內容陳舊,沒有跳出以邊際效用論為核心的庸俗經濟學的窠臼。馬寅初的經濟著作比當時許多同類著作更註意反映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新流派學說,他在1935年出版的《中國經濟的改造》一書中除宣揚全體主義的經濟思想外,也介紹制度學派和瑞典學派代表人物的經濟觀點。在1943年出版的《經濟學概論》中簡要地介紹瞭一般均衡、無差異曲線、消費傾向、乘數論等當時比較時髦的西方經濟理論。抗日戰爭勝利後,馬寅初的《經濟學概論》曾一度廣為流行。然而,對馬歇爾以後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的重要理論,最先作系統和概括介紹的,要算1948年底印行的徐毓枬的《當代經濟理論》一書。在這部書中,J.M.凱恩斯、庇古、J.R.希克斯(1904~ )、E.H.張伯倫(1899~1967)、J.羅賓遜等人的主要理論得到比較準確和扼要的闡述。上述經濟著作,雖然有的也涉及中國社會經濟問題,但是在理論上並無創見,都沒有能夠稱得上獨創的中國資產階級經濟理論的東西。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在舊中國流傳的歷史,也從一個側面反映瞭在反動統治下中國文化事業的落後及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趙蘭坪《經濟學》1943年版封面

徐毓《光代經濟理論》1949年版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