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業企業產品成本進行計畫、控制、分析、考核等一系列工作的總稱。加強企業產品成本形成的管理,能促進企業節約人力、物力資源,克服生產經營中的損失、浪費現象,全面提高經營管理水準,取得最優的經濟效益。在商業企業,此一管理制度稱為商品流通費管理。其基本環節和管理的基本原則與工業企業成本管理大致相同。

  成本管理的環節 主要有:

  ①確定成本目標標。成本目標的確定,要以分析研究企業的內部情況(如現有設備條件、生產能力、技術水平與歷史成本資料等)和外部條件(如市場供需情況及國內外同行業的成本信息等)為基礎,在產品正式投產前,對產品設計、工藝制訂、材料選用、專用設備購置、專業化協作方案以及材料供應與產品產銷規劃等,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從中選取能用最低成本達到產品必要功能的最優方案,據以確定該產品正式投產後各種消耗的合理數量界限,作為其成本目標。對於已正式定型、正常生產的產品,則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綜合考慮進一步降低成本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對成本的影響,合理確定其未來期的成本目標。計劃成本、定額成本、各種資源消耗定額和費用預算等,都是體現成本目標的具體形式,它們組成目標成本體系。

  ②建立科學的成本控制系統。為實現預期的成本目標,要將目標成本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個職能部門、各級單位和個人,建立分口、分級控制的責任制,並在生產經營中對各種資源消耗和費用開支按照預定的標準進行控制,對脫離目標的不利差異及時采取糾正措施,以使整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經常處於受控狀態,保證預期的成本目標的實現。

  ③加強成本分析與考核。在一定期間終瞭,各級、各單位將實際成本數據與預定的成本目標進行分析對比,確定成本超支、節約的數額和幅度,並聯系生產技術、生產組織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具體分析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責任歸屬,據以對有關責任部門和人員進行考核和獎懲。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擬訂進一步改進工作、消除損失與浪費的措施,或根據存在的潛力,提出合理修訂原定目標的建議。

  基本原則 在中國,國營企業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主要有:

  ①遵守國傢規定的成本開支范圍與開支標準,保證成本指標的真實性與可比性。要劃清產品生產費用與基本建設支出、各項專項基金支出以及應由企業留用利潤中開支的各項支出的界限,要按照國傢規定的費用開支標準支付各項費用。

  ②克服單純節約觀點。從企業生產經營的全局出發,正確認識和處理降低成本同增加產量、擴大品種、提高質量之間的辯證關系,講求企業生產經營全面的、長遠的經濟效益。

  ③堅持微觀經濟效益與宏觀經濟效益的統一。成本管理要講求企業生產經營的最優經濟效益,但同時要重視對宏觀經濟效益的影響。例如,企業生產中的材料代用,單純從個別企業看,成本可能有所提高,但從整個國民經濟看,可能更有利於經濟、合理地利用現有資源和生產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單純從個別企業,而應更多地從整個國民經濟的觀點進行分析評價利害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