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指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者所創造的物質資料。廣義指具有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或精神需要的勞動成果,包括物質資料、勞務和精神產品。

  內容和社會形式 人們在勞動過程中按照既定的目的,借助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生預期的變化,生產出適合人們需要的產品。但是,產品隻有在消費中才成為現實的產品,才算最後完成。

  產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它能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使用價值是一切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

  產品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下生產出來的。而且,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各種物質生產勞動構成社會總勞動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因此,各種勞動產品都是社會總產品的組成部分。當產品用於滿足社會需要時,它的使用價值就成為社會使用價值,從而是一定社會生產關系的物質承擔者。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產品體現著不同的生產關系。例如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雇傭工人生產的產品,表現為資本的產物,被資本傢占有,它采取商品資本的形式,體現著資本主義剝削關系。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產品為勞動者共同生產,用於滿足社會主義生產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體現著互助合作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

  數量和質量 產品都有一定的數量。各種產品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出的數量,是社會總產品的構成部分。各種產品的實物量的構成必須與社會對該產品的需要量相適應,這是社會順利地進行擴大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社會需要的比例生產特定數量的各種產品,具有重要的意義。

  產品作為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實體。要增加社會財富,必須增加產品。產品的增長直接取決於兩個因素:①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人數的增加;②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靠增加勞動者人數來增加產品的數量是有限的,而通過勞動生產率增加產品數量則是無止境的。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情況下,即使減少勞動者人數,也可能使產品量增加。因此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對產品的增長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任何產品都具有一定的質量,它表現為產品性能的好壞,效用的大小等。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就等於增加產品數量,反之,就等於減少產品數量。產品質量好壞與生產力水平、科學技術水平、勞動者熟練程度、企業管理水平等有關。產品質量對於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

  分類 產品按其用途不同,可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按生產它們的物質生產部門的不同,可分為工業產品、農業產品、建築業產品等。各部門內部產品也可分類:如工業產品內部又可分為重工業產品和輕工業產品;重工業產品又可分為冶金產品、機械產品、化工產品等等。各行業內的產品還可以進一步細分。各部門各生產單位的產品,也可以從各個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如按其質量可分為合格產品、次品、廢品等;按產品在企業生產中的地位可分為主要產品和次要產品;按產品完善程度可分為試制新產品、未定型產品、定型產品、標準化產品等。

  社會需要是不斷變化的,因此,產品的品種、規格、款式也會相應地改變。新產品的不斷出現,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產品數量的不斷增加,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顯著特點。

  結構的變化 產品的數量、質量和品種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的。最初的勞動產品多是取自自然對象或對自然對象的初步加工,數量少,質量低,品種也少。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勞動者生產技能和經驗的積累,特別是由於新材料革命的展開,合成材料的廣泛應用,原材料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原材料的加工也日益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無論是產品的數量、質量、品種和用途都有極大的發展。同一原村料可以綜合利用,生產出多種產品,如從原油中可提煉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瀝青等。從生產過程中排泄出來的廢料還可以化廢為寶,提練出許多有價值的產品。這些對充分利用資源增加社會財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越發達,勞務和精神產品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大。例如,大量的科學技術知識和文化藝術作品的生產和傳播,信息的收集、處理和交換,以及運輸、商業和其他服務部門提供的各種勞務等等,同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而且,利用現代技術可以把許多精神產品物化,使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科學文化知識物化為書籍,可以長期、廣泛地流傳下去;通過錄音、錄像把科學技術講演、藝術表演等保存起來,需要時可以使它們再現;應用電子計算機和縮微技術把大量的文獻資料儲存下來,以備查用,等等。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產品已成為勞動人民的財富,為勞動人民所享用。隨著社會主義生產的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產品的日益增長和日益豐富將成為滿足全體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的可靠的物質保證。而且,產品的極大豐富是將來實現共產主義的一個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