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器械之一,由戈演變而來。春秋戰國時期,戈、鉤、戟並用。從衛墓出土的銅鉤看,鉤的形狀似戟,隻是戟上邊為利刃,而鉤上邊為一線鉤形,故名鉤。武術所用的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撓鉤等。其中,以護手雙鉤流行較廣,因其有鉤,有刃,有月牙,有鑽,屬於多刃器械,較難習練,容易傷及自己,故無“纏頭裹腦”、“舞花”等動作。但鉤在用法上有自己的特點,有鉤、摟、掏、帶、托、壓、挑、刺、刨、掛、推、拉、捉、鎖等手法。為瞭發揮鉤的多刃作用,演練時要求有起伏吞吐吐的身法來配合,因此有“鉤走浪式”的說法。鉤的套路有查鉤、行鉤、十二連鉤、梅花虎頭鉤、雪花鉤、踔鉤、卷簾鉤等。對練套路有“虎頭鉤對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