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湘潭市韶山沖上屋場。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於此,至1910年外出求學止,在這裏生活瞭17年。1925年和1927年毛澤東回鄉領導過農民運動。1959年6月曾重返韶山。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建於中華民國初年,為南方農宅形式,坐南偏東,土木結構,泥磚牆,青瓦頂,一明二次二梢間,左右輔以廂房,進深二間,後有天井、雜屋,共13 間半,建築面積223平方米。

  右廂房第2間是毛澤東父母親的臥室,右廂房第3間是毛澤東少年時代的臥室兼書房。1925年2~8月,毛澤東偕楊開慧回韶山開展農民運動時,也居住在這裡,並在這個臥室的閣樓上召開秘密會議,培養和發展瞭毛新枚等加入中國共產黨,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右廂房第1間通常是吃飯的地方,1925年,毛澤東曾在這裡召開過多種小型會議。1927年初,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回韶山時,曾在這裡召開過調查會。

  故居的附近還有毛澤東少年時代讀書的私塾、遊泳的池塘等處遺址。

  1929年春故居房屋被當地國民黨政府沒收,屋內傢具大部分被破壞和劫走。1950年,人民政府將舊居收歸國有,並按原貌進行加固維修後,對外開放。1964年在距故居1公裡外新建瞭舊居陳列館,後改名為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面積5900平方米,陳列毛澤東革命實踐活動的部分文物和照片,並負責故居的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