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棒擊球入穴的一種球類運動(圖1)。在室外廣闊的自然地面上,設9或18個穴。運動員逐一擊球入穴,以擊球次數少者為勝。一幅14世紀的荷蘭古畫,畫面上有3人手執小球,1人持棒,有人認為這是最早的類似高爾夫球的活動。根據蘇格蘭歷史記載,國王詹姆斯二世曾於1457年下令禁止過民間的高爾夫球運動,因此一般都認為高爾夫球是從蘇格蘭發展起來的,到19世紀才傳入美國。第1次國際性比賽,是1922年美國對英國的"沃克杯"高爾夫球對抗賽,此後每隔1年舉行1次。

圖1 高爾夫球

  高爾夫球於20世紀傳入中國。在1931年,上海已盛行“小高爾夫球”遊戲。同年,中、英、美商人合辦高爾夫球俱樂部,在南京陵園中央體育場旁曾開辟高爾夫球場。

  高爾夫球比賽一般分單打和團體兩種。單打每人擊自己的球,按擊球順序,逐一擊球入穴,直至完成規定的穴數,以擊球總次數少者為勝。團體賽,規定每隊2人或2人以上,不計算擊球總次數,而以贏得穴數多者為勝。

  比賽開始的發球順序,采用抽簽方法決定。途中各穴的擊球順序,以球離穴最遠者先擊,次遠者次擊,最近者最後擊。擊球落在什麼地方,就在什麼地方接著擊球,不得任意挪動位置。每次擊球入穴後可將球取出,並將球移至下一穴的開球處,象比賽開始第1次擊球一樣。可以堆沙墊球或使用球座墊球,然後擊出。擊球的動作要幹脆利落,不得用推、刮或撈的擊球方法,違者判擊球失敗,並算1次擊球。

  標準球場長5943.6~6400.8米,占地面積約60公頃,設18個穴,穴深10.2厘米,直徑10.8厘米,穴間距離為91.44 ~548.64米不等。球場四周應有界線。穴間沿途有平坦球道,球道左右有凹凸粗糙不平地形,也有沙窪地、水溝等障礙物(圖2)。擊球棒長0.91~1.29米,用木質或塑料與金屬混合制成。根據擊球遠近不同需要,運動員在比賽時,最多可以自備14根各類型的球棒。球為膠質制成,表面象蜂窩,直徑不得小於4.16厘米,重45.93克。(見彩圖)

圖2 高爾夫球場地示意圖

打高爾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