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並服務於宗教活動的舞蹈。在宗教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

青海塔爾寺前的宗教舞蹈羌姆

  宗教舞蹈原型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晚期的祭祀活動,包括各種圖騰舞、巫舞和祭祀舞蹈。直到當代,中國不少地區和民族的宗教教祭祀活動中還可見到這類舞蹈的遺存,如儺舞、跳聖公、跳大神、師公舞、薩滿舞等。宗教舞蹈與宗教儀式和信仰密切相關。敦煌壁畫中飛天、伎樂天的形象,造型、舞姿及服飾不僅帶有明顯的佛教藝術特點,而且有些直接表現佛教故事。在歐美基督教盛行的地區,每逢狂歡節和聖靈降臨節都舉行盛大活動,跳假面舞或宗教道德劇中的舞蹈。在信奉伊斯蘭教的地區,土耳其人的托缽僧舞是宗教儀式的一部分。享有世界聲譽的印度古典舞蹈與印度教有密切聯系。印度教的濕婆神,被尊為舞蹈之神。

  宗教舞蹈凝聚著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從中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地區的社會生活側面。許多宗教舞蹈結構嚴謹、動作豐富、造型優美,是研究、繼承和發展舞蹈文化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