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長篇小說。作者茅盾。其中的第二章、第四章曾分別以《火山上》《騷動》為題,在1932年《文學月報》創刊號和第2號刊載。1933年1月上海開明書店初版,書末附跋。1954年經作者修訂,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版,附《後記》。小說寫的是1930年5~6月上海經濟金融領域裏驚心動魄的鬥爭。主人公吳蓀甫是個雄心勃勃的民族資本傢,他憑著雄厚的資本、過人的魄力與才幹,自己在上海開辦絲廠,還要把傢鄉雙橋鎮“造成模範鎮””,並尋機吞並瞭8個小工廠。為擴充實力,破例插手公債投機。然而生不逢時:國際經濟形勢的大蕭條,國內局勢的動蕩,包括蔣、馮、閻中原大戰、農民暴動、工人罷工,特別是以外國人為後臺的金融買辦資本傢趙伯韜的暗算和擠壓、姊夫杜竹齋在關鍵時刻的倒戈,終於擊垮瞭他,使他幾欲自殺,最後決定逃到廬山去避暑瞭事。小說塑造瞭一系列性格鮮明而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人物形象,為現代文學人物畫廊增添瞭不少嶄新的成員。這部長篇開中國現代“社會剖析”小說先河,講究再現社會生活全貌、體現時代特征;在作品結構上也有其獨到之處,顯示瞭茅盾對長篇小說的美學貢獻。小說出版後引起很大社會反響,曾多次再版,並被譯成多種外文在國外出版。

茅盾小說《子夜》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