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分支睪吸蟲寄生膽道引起的人獸共患病。又稱肝吸蟲病。臨床上以慢性消化功能紊亂、肝區疼痛和肝臟腫大為主要表現,重者可致肝硬化。此病分佈在亞洲,多見於東亞。

  中華分支睪吸蟲成蟲扁薄,形似向日葵子,大小為(10~25)毫米×(3~5)毫米,有口腹兩個吸盤,雌雄同體,兩睪丸前後排列,大而分枝,故名。成蟲寄生在人或貓、狗等動物的肝膽管內,以組織液和黏液為生。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水中被第一中間宿主紋沼螺等吞食後,孵出毛蚴,並經胞蚴雷蚴而發育為許多尾蚴。尾蚴自螺體逸出後即鉆入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或蝦的體內形成囊蚴

  人若食入未熟的帶囊蚴魚蝦後,幼蟲在十二指腸破囊而出,經總膽管進入肝膽管,20天左右發育為成蟲。此病大多為慢性過程,少數急性患者可有發冷、發熱、肝區痛、輕度黃疸等。慢性病例輕者無明顯癥狀,多數病例有食欲不振、乏力、上腹不適、腹瀉、腹脹、消化不良、肝區痛、肝臟腫大等。感染重者可出現營養不良、肝硬化等,兒童病例尚可有侏儒癥。有時還可並發膽道感染、膽囊炎、膽石癥、胰腺炎和膽管細胞癌。患者糞便或膽汁中查到蟲卵即可確診為此病,吡喹酮硫氯酚阿苯噠唑治療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