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法討論集,是1938~1943年間開展的文法革新問題討論成果的彙編。主要作者有陳望道方光燾傅東華張世祿等。上海學藝出版社編成《中國文法革新討論集》,1940年出版;陳望道改編成《中國文法革新論叢》,1943年重慶文聿出版社出版;1958年《中國語文》雜誌社重編,中華書局出版。這本集子的作者大多主張根據中國文法事實,借鑒外來新知,參照前人成說,,以科學的方法、謹嚴的態度締造中國文法體系,反對《馬氏文通》以來一些語法著作在不同程度上機械模仿外國的傾向。討論的問題,概括起來有5個方面:①怎樣建立中國文法新體系;②怎樣探索中國文法研究的新方法;③文言和白話文法要不要分開研究;④文法學和文字學、訓詁學、詞匯學的關系;⑤對於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1924)的評論。關於詞類問題,陳望道提出“功能說”,主張依據詞在組織中活動的能力來劃分詞類;方光燾提出“廣義形態說”,認為應從詞與詞的相互關系、詞與詞的結合上來劃分詞類。他們都反對傳統語法單憑意義劃分詞類的觀點。在體制上否定瞭分部依附於析句、析句依附於分部的“一線制”,肯定瞭以析句合其縱、以分部連其橫的“雙軸制”。這次討論,為擺脫機械模仿作瞭宣傳,所取得的成果,在以後的漢語語法研究中起瞭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