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40年代中國全國性的社會學學術團體。1930年2月8日在上海成立。前身是東南社會學會。1929年年底,在許仕廉孫本文等人倡議下,以原東南社會學會為基礎,擴大範圍,由國內各大學社會學教授及對社會學有研究興趣的中外人士組成,社員分為普通社員、學生社員、名譽社員、永久社員、團體社員五種。第一屆理事會設理事9人,分別是:孫本文、許仕廉、吳景超、<吳澤霖陳達陶孟和潘光旦遊嘉德錢振亞,正理事由孫本文擔任。學社以聯絡全國社會學者共同研究社會學理論、社會問題和社會行政為宗旨,把探討社會學理論、研究社會實際問題、舉行實地調查和編纂社會學書籍等作為主要任務。從成立至1948年,共舉行過9屆年會,分別以人口問題、傢庭社會學、社會規劃、戰後社會建設、中國社會學今後發展應取之途徑等作為年會的專題。《社會學刊》為學社的學術刊物。

中國社會學社第一次年會社員合影

  中國社會學社在協調全國社會學界的教學與科研活動,如培養專門人才、倡導對中國社會各文化區域開展系統的實地調查、譯介國外社會學著作和理論、匡訂社會學術語等方面做瞭大量的工作,推動瞭中國社會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