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在中華民族史上的起源與發展進程。中國古代的風箏、火箭、孔明燈、竹蜻蜓等是現代飛行器的雛形。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國飛行傢來中國作飛行表演,中國政府也派留學生出國學習航空,旅居海外的中國人也有人設計或製造飛艇和飛機。1924年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政府建立瞭航空學校和修理工廠,並派學生去蘇聯深造。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航空事業獲得瞭迅速發展。

圖1 馮如制造的飛機

圖2 “槍車”軍用飛機

  中國航空事業的發端(1840~1912) 光緒十三年(1887),天津武備學堂數學教習華蘅芳制成直徑5尺(約1.7米)的氣球成功飛起,這是中國人自制的第一個氫氣球。美國萊特兄弟制造飛機成功後第六年,在美國的馮如於1909年造出一架飛機,9月21日試飛成功(圖1)。1910年10月,他又造成一架,試飛十餘次。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後,在華僑和留學生的參加下組建瞭4支航空隊:廣東軍政飛機隊湖北軍政府航空隊華僑革命飛機團上海軍政府航空隊

  北洋政府時期(1912~1928)辛亥革命後,1913年9月,成立北京南苑航空學校(簡稱南苑航校),這是中國第一所正規的航空學校。1914年南苑航校修理廠廠長潘世忠自行設計制造和試飛的59千瓦(80馬力)推進式(發動機裝在後部)飛機,稱為“槍車”(圖2)。1918年,北洋政府海軍部在福建馬尾設立海軍飛機工程處制造水上飛機。1922年9月在沈陽創辦東三省航空學校。1924年7月,廣東航空局在大沙頭創辦航空學校。

  國民黨政府時期(1928~1949) 國民黨政府從1928年開始發展航空事業。

  軍事航空 1928年,國民黨政府在軍政部下設立航空署,轄4個航空隊,有飛機24架。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翌日拂曉,中國空軍在長江口、杭州灣出擊敵艦隊,到8月16日,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機46架。第2大隊分隊長沈崇海轟炸白龍港日艦,飛機被擊中後沖向敵艦,與敵艦同歸於盡。1938年1月,蘇聯空軍志願隊來華支援中國抗日戰爭,在西北、華北、華中參戰。在武漢保衛戰中,中國空軍與蘇聯志願隊共擊落日機62架。1937~1938年共擊落日機200餘架。1941年美國派志願隊來華,由W.D.鄱萊C.L.陳納德招募人員,組成美國志願大隊,綽號飛虎隊。在半年的戰鬥中,擊落日機約200架。

  航空工業 1934~1935年,國民黨政府與美國、意大利合辦工廠,有杭州中央飛機制造廠廣州飛機修理廠南昌中央飛機制造廠等。1929年,上海虹橋航空工廠饒國璋等仿法國“高德隆”59式教練機設計的“成功”第一號飛機。廣西航空學校修理廠1932~1936年先後仿造英國阿維安式、卡代特式和626式等飛機30餘架,參考美國波音P–12式制成195千瓦(265馬力)單座驅逐機一架。1932年6月,南京首都航空工廠用南洋巴達維亞華僑的抗日捐款設計制造一架“爪哇”號雙翼偵察機,1937年2月,朱傢仁設計制造瞭一架雙翼教練機“蘇州”號,並試飛成功。

圖3 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樂士文”一號飛機前合影

  1923年6月,廣州飛機修理廠楊仙逸以“詹尼”式飛機為基礎研制成雙翼教練機1架,被命名為“樂士文”號飛機。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參加瞭試飛典禮(圖3)。樂士文是宋慶齡在美國上學時的英文學名的譯音。宋慶齡曾隨機試飛。1927年,這個廠開始設計和制造飛機。前後設計制造教練機、驅逐機和轟炸機60餘架。1936年5月,第一架自己設計的“復興”號教練機出廠。共制成“復興”號飛機4架,又仿制“霍克”3式飛機4架等。

  民用航空 中國最早的民航飛行是京滬線的北京—天津段,1920年4月22日試飛成功,5月8日正式開航,1928年6月,國民黨政府交通部開始籌辦民用航空。先後成立滬蓉航空管理處和中國航空公司、歐亞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中蘇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陳納德空運隊。

  早期的著名飛行 1914年3月10~11日,南苑航校飛行教官秦國鏞、厲汝燕和學生章斌各駕一架飛機從北京飛到保定,是中國最早的長途飛行。在德國學習飛行的陳文麟於1929年3月13日駕機從英國出發,經過德國、比利時、法國、希臘、伊朗、印度、泰國、越南等國,5月12日飛到廈門,航程約15 000千米。是完成國際長途飛行的第一個中國人。1942年空軍大隊長衣復恩駕駛道格拉斯C–47運輸機飛越大西洋,經非洲、印度、昆明到達成都,這是中國人第一次駕機飛越大西洋。1942~1943年,衣復恩駕機穿越新疆、西藏的航空禁區,成功飛到印度新德裡。

  革命根據地的航空(1928~1949) 1924年,中國共產黨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創辦瞭廣東航空學校,培養航空幹部並選送30餘人去蘇聯深造。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的一架雙翼雙座“可塞”2U–4型偵察機為革命根據地赤衛隊員俘獲,飛機駕駛員龍文光參加紅軍。命名為“列寧”號飛機,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架飛機。1937年5月,李先念等率領紅四方面軍西路軍的一部分到達新疆,中共中央決定派43人去新疆省辦的航空隊學習航空。1941年1月,中共中央批準成立軍委航空學校,1943年11月,軍委總部成立航空研究組。

  1945年8月20日,汪精衛政府空軍的一架運輸機“建國”號,由蔡雲翔、於飛等駕機飛到延安機場宣佈起義,隨同起義的白起等從地面進入解放區。1946年6月國民黨空軍第8大隊上尉參謀劉善本等駕駛B–24轟炸機,飛抵延安宣佈起義。

  1945年9月,東北民主聯軍在鳳凰城、橋頭等地接收瞭一些航空器材和日本空軍的一個飛行大隊。1946年3月1日在通化成立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簡稱東北航校)。3年多時間共培養各類航空技術幹部500餘人。1948年,東北航校機務處進駐沈陽,建立東北航空總廠,下轄6個工廠和器材總庫。

圖4 殲教5型噴氣式教練機

圖5 強5超聲速攻擊機

圖6 直5直升機

圖7 運10噴氣運輸機飛抵拉薩

  現代中國航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航空事業發展迅速。

  軍用航空 1949年3月17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軍委航空局,辦起6所航空學校,加上原東北航校,培養瞭大批飛行和地勤人員。1950年組建空軍部隊,成立海軍航空兵。

  1950年,中國人民發起捐獻飛機大炮運動,捐款總額約折合殲擊機3 152架。志願軍空軍於1950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到1953年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中國空軍及海軍航空兵的裝備不斷更新,威力不斷增長,有力地保衛瞭國傢領空的安全。

  民用航空 1949年11月9日,原國民黨政府的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從香港起義,駕駛CV–3型民用運輸機1架,C–47型運輸機8架,C–46型飛機3架返回大陸,成為中國開辟國內航空運輸首批飛行裝備。1950年,中國民航有國內航線9條,國際航線3條,航線裡程11 369千米,客運1.04萬人次,運輸總周轉量157萬噸公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引進蘇式螺旋槳客機,60年代末期開始從歐洲和美國引進先進的大型噴氣客機,民航運輸能力得到很大發展。1999年民航貨物周轉量為42.3億噸公裡,旅客運輸周轉量為857億人公裡,民航旅客運輸量近64萬人次。定期航班總周轉量和客運周轉量在國際民航組織各締約國中為第9位和第6位。至1998年底,國內航線有857條,通航135個城市,航線裡程達125.6萬千米;國際航線有109條,通航4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57個城市,通航裡程達59.3萬千米。

  航空產業 1951年成立瞭中國航空工業局。1954年,制造出蘇式雅克18螺旋槳教練機。1956年9月,殲5噴氣式戰鬥機(蘇式米格17)試飛,這是中國首次制造的噴氣式飛機。之後,在沈陽成立瞭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著手自行研制中國第一架殲教1型噴氣式教練機。殲教1於1958年首次試飛上天。自行研制的飛機還有殲教5(圖4)、強5(圖5)、直5(圖6)等。

  中國自行研制的運10噴氣運輸機於1980年首飛,起飛質量110噸,載客180人,能以高亞聲速在平流層巡航,最大航程超過8 000千米。在試飛中從上海飛行到北京、哈爾濱、烏魯木齊、廣州、昆明、成都等城市,並且7次飛抵西藏拉薩(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