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直接領導下的輪訓和培訓黨的高中級領導幹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骨幹的學校。校址在北京西郊,占地近100萬平方米。設有哲學教研部、經濟學教研部、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政法教研部、中共黨史教研部、黨的建設教研部、文史教研部和國際戰略研究所等。2004年有教職員工1 400餘人,其中教授近200人,副教授200多人。有2個國傢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3個博士後流動站。每學期在校校學員1 800人左右。圖書館藏書130多萬冊。主要出版物有《理論動態》、《學習時報》、《理論前沿》、《中國黨政幹部論壇》、《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等。

位於北京西郊的中共中央黨校

  中共中央於1926年作出創辦中共中央高級黨校的決定,1933年3月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江西瑞金設立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1935年11月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後改稱中央黨校。1937年2月遷入延安,毛澤東兼任中央黨校校長,並為黨校制定瞭“實事求是、不尚空談”的校訓。1947年3月從延安撤出後停辦。1948年7月,中央決定創辦馬克思列寧學院,劉少奇兼任院長,校址在河北省平山縣。1949年遷到北京。1955年8月,改為中共中央高級黨校。“文化大革命”期間停辦。1977年3月復校,改稱中共中央黨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在鄧小平等領導人的大力支持下,在胡耀邦主持下,中央黨校進行瞭以撥亂反正為主要內容的重新教育幹部的艱巨工作,有力地推動瞭全黨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為恢復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實現全黨工作重點的轉移,起瞭重大作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在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央黨校在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幹部方面,取得瞭新的成績。

  中共中央黨校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為中心,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努力提高領導幹部的理論素養、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認真開展科研工作,推進理論創新,為提高黨校教學質量服務,為黨委和政府的決策服務。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努力實現黨校教學科研手段現代化,不斷擴大對外交往和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