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製作的自動指示方向的一種機械裝置。它是利用傳統的獨轅雙輪車制,裝上齒輪傳動系統而成。體積較大,長3.4米,高3.4米,寬3米,車上裝有一個“不朽者”木人指示方向。行進時無論車子怎樣轉彎,木人總是面向南,手臂平舉,指向前方。即使道路是圓形狀,木人也會隨之調整,手指始終指向南方。晉代以來的傳說,都把指南車的創造偽託為遠古的黃帝或周公,但據歷史考證,指南車是三國時魏明帝青龍三年(235)由馬鈞創造的。

  晉代以來,指南車僅用作帝王出行時的儀仗。最早提到指南車為機械裝置的是《宋書·禮制》《南齊書·祖沖之列傳》記載,祖沖之根據古法將指南車改造為銅制機械,圓轉靈活,指向為一。《宋史·輿服志》對指南車的機械結構,作瞭比較具體的記述。

  所傳宋代造法,有兩種設計方案:一種是天聖五年(1027)燕肅所獻傳統的造法;另一種是大觀元年(1107)內侍吳德仁所獻大形新車制。前者僅用1個木人指向,後者除中心木人外,四方尚有童子木人4個,木龜、木鶴各1個,共計7個指向裝置。根據復原瞭解,燕肅式指南車的基本構造是:利用兩個足輪(車輪)、兩個小輪(滑車)、5個大小齒輪組合成齒輪系和離合傳動機構。行車前,預先定妥木人所要指的方向,如定在南方,則當車身向右轉時,帶動前轅移向右方,由於大平輪的立軸穿貫車廂,以車轅做為軸承,後轅必移左方。後轅端系有繩索,通過後轅上橫木下的小立輪滑車,將左小平輪下放,同時將右小平輪上提,左小平輪即與左附足立子輪、大平輪嚙合。當車身右轉1周,附足立子輪轉2周,小平輪轉4周,大平輪逆轉1周(各輪皆轉48齒),木人隨之逆轉1周,故轉向不變。當車身向左轉1周,木人則右轉1周,仍指向已定方位(南方)。此車在轉向時,必須遵循的原則是:如車右轉時,左足輪需要暫停,隻能以1足輪為半徑、另1足輪為圓心旋轉。並且,兩足輪之間的距離,也應與足輪直徑相等(6尺),因此車的體制和內部機械是相互制約的。

燕肅指南車復原模型

  吳德仁的設計與燕肅的基本原理相同,主要差別是為瞭表現7種指向的運轉,增加齒輪數和車體的長寬度。車中齒輪傳動組合分上下兩層,其底層除兩足輪、兩小輪滑車外,有用9個齒輪,仍采用燕法,足輪轂上裝立輪,中設大平輪,小平輪通過小輪滑車系於後轅、在小平輪和大平輪之間各增設疊輪兩組,其離合裝置和燕法無異。車上層中心設立輪,輪軸上接木人、下接大平輪,圍繞主輪,分兩重各設6輪和4木童、兩龜鶴相接,共計用齒輪13個。

  近代對《宋史·輿服志》中指南車的復原研究,最早見於1924年A.C.摩爾發表的《中國指南車》,它指出瞭該車齒輪傳動組合的原理。1937年王振鐸發表《指南車記裡鼓車之考證及模制》,按燕肅法制成復原模型。指南車的創造標志著中國古代人民在齒輪傳動和離合器的應用上,已經取得很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