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破壞敵方和保護己方指揮控制能力的作戰行動。資訊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指揮控制攻擊和指揮控制防禦兩種形式。任務是通過攻擊和破壞對方指揮控制資訊系統,使對方指揮員失去指揮控制能力;同時,嚴密組織與實施己方指揮控制資訊系統的防護,保持己方指揮控制的有效性,並有計劃地利用對方弱點創造有利戰機,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簡史 指揮控制戰是現代戰爭的產物,並隨著作戰樣式式的增多而不斷豐富和發展。工業時代,機械化戰爭在創造閃擊戰、合成作戰等樣式的同時,也將割裂對方作戰部隊之間的聯系、破壞其指揮控制能力等列入作戰的重點。在信息時代,信息成為最重要的作戰資源,以信息破壞與反破壞為主要形式的指揮控制戰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指揮控制戰理論得到快速發展。1991年11月,美國國防部頒發《美國武裝部隊的聯合作戰》,對指揮與控制的含義、任務、要求等作瞭較詳細的闡述。1996年2月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頒發瞭《指揮控制戰聯合條例》,詳細論述瞭指揮控制戰的概念、組織原則、情報支援原則、計劃制訂程序、訓練演習方式等各種理論問題。

  基本原則 ①“聚焦”原則。在實施指揮控制戰過程中,運用各種技術和方法,攻擊或保護指揮控制系統。②全面適用原則。適用於各種類型作戰行動,各種作戰力量均可作為指揮控制戰的力量來使用。③多要素並用原則。在實施指揮控制戰過程中,依照作戰客觀情況的變化,不斷變更指揮控制戰要素的主次關系,多種指揮控制要素綜合運用,以謀取最大指揮控制效益。④先發制敵原則。通過有效影響敵方指揮員對戰場態勢的正確判斷力,改變其作戰企圖或誘其采取錯誤行動,達成作戰目的。⑤確保主動原則。奪取並保持己方部隊的主動權,增大作戰行動的自由度,切斷敵方之間的聯系,置敵於不利境地,有計劃地制造戰機,是確保指揮控制戰成功的關鍵。⑥控制思維原則。指揮控制戰的目標既包括指揮員和信息基礎設施,也包括戰場情況分析評估等控制決策思維的過程。⑦協調行動原則。協調一致的指揮控制戰行動,能夠優化己方部隊指揮控制信息處理速度,縮短指揮控制決策周期,先於對方作出決策,贏得指揮控制對抗的主動權。

  基本方法 ①信息保密。采取各種手段阻止對方獲取己方信息,使對方無法瞭解己方的作戰能力、部隊部署和作戰意圖等情報,從而提高己方部隊的作戰效果。②軍事欺騙。通過信息佯動、信息牽制、信息造假、信息污染等手段,使對方獲取虛假情報信息,誘使對方指揮員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從而有利於己方完成任務。③心理攻擊。充分利用現代化媒體,進行信息挑撥和煽動,擾亂對方民心、士氣,造成心理震撼,瓦解其鬥志,甚至影響對方國傢意志,使其無法有效地遂行作戰行動。④電子攻擊。在電磁頻譜領域進行的攻擊行動,是為削弱與破壞敵方和保護己方電子裝備效能而采取的措施。⑤實體摧毀。又稱“斬首”攻擊。主要運用精確打擊武器等硬殺傷手段,攻擊對方國傢、軍隊的指揮控制中心,破壞對方指揮控制系統和信息傳輸手段,使其無法進行有效的指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