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學傢。浙江諸暨人。1925年畢業於東南大學。歷任雲南高等師範學校和東陸大學(今雲南大學)教師、教育部編審處常任編審、國立編譯館人文組主任、國史館纂修兼史料處處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史料整理處研究員、山東大學教授。

  鄭鶴聲深受其師柳詒徵的影響,早年潛心於中國文獻學和中國史學史的研究,大學畢業論文《漢隋間之史學》當時即由中華書局出版。1928年,商務印書館又專門為他安排“鄭氏史學叢書”,先後出版版《班固年譜》、《袁樞年譜》、《史漢研究》、《中國史部目錄學》、《中國文獻學概要》、《司馬遷年譜》、《杜佑年譜》等。其畢生治學,尤其重視目錄學和資料。他曾廣泛調查和搜集鄭和下西洋的各種資料,先後出版有《鄭和》、《鄭和遺事匯編》和《鄭和下西洋資料匯編》,成為海內外研究鄭和的最有成就的專傢。

  鄭鶴聲在兼任中央大學教授期間,曾撰寫《中國近世史》作為教材,主張以新航路開辟後歐洲人東來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為瞭配合這一學術體系,他還編制一部《近世中西史日對照表》。此外,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還出版過《中華民國建國史》,使他成為當時中國近代史學術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中國現代史研究的重要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