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6世紀中葉在柬埔寨建立的國傢。又稱吉蔑。真臘是吉蔑的古稱Kemara的譯稱,又譯為高棉(Khmer)。真臘原為扶南北部的一個屬邦,最初發祥地在今湄公河中遊(老撾南部)的占巴塞地區,都城在今日瓦富地區。6世紀中葉,扶南國勢漸衰,真臘國王撥婆跋摩開始兼併扶南領土。627年,伊奢那跋摩(611~635年在位)攻佔吳哥波雷,征服扶南,定都伊奢那城。都城居民有有2萬餘人,全國有大城60餘座。王有5大臣輔佐。受印度宗教文化影響,信奉婆羅門教,建築、雕塑具印度色彩,但已有高棉民族特征。以農業生產為主。與中國有密切交往,隋大業十三年(617)國王伊奢那先遣使訪問中國。7世紀末,國王阇耶跋摩死後無嗣,王後掌權,國內陷入混亂。8世紀初分裂為陸真臘水真臘兩個國傢。水真臘位於南邊原扶南故地,地近海,多江河湖泊,方圓800裡,稱太陰王朝。陸真臘又稱文單國,或稱婆鏤,位於今老撾中南部,地廣700裡,為真臘國之故地,王號“笪屈”,稱太陽王朝。水、陸真臘均與中國唐朝有密切關系。唐天寶十二載(753),陸真臘王子率其屬26人訪問中國,並隨唐朝軍隊征戰,被授為“果毅都尉”。水、陸真臘曾短暫統一,但旋即分崩離析成眾多小國。8世紀末,遭爪哇夏連特拉王朝入侵,遂淪為其附庸。802年,阇耶跋摩二世(曾被夏連特拉虜為人質)驅逐爪哇勢力,重新統一真臘,開創吳哥王朝。12世紀上半葉國勢興盛,成為中南半島的強大國傢。12世紀中葉,占婆(見占城)入侵,曾一度衰落。阇耶跋摩七世統治時期(1181~1225)擊敗占婆軍,並對外擴張領土,王國臻於鼎盛。13世紀初至15世紀,領土縮小,日趨衰落。1432年,暹羅攻陷吳哥。1594年被暹羅征服。

  

推薦書目

 許肇琳, 張天樞. 柬埔寨.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