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與存在、意識與物質的關係問題。又稱哲學的根本問題哲學的最高問題F.恩格斯在1886年寫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中首次對此作瞭明確的表述,他認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

  一般認為,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內容。第一方面是思維與存在、意識與物質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形成瞭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物質依賴於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的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意識是物質的產物的哲學流派屬於唯物主義。除瞭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與意識、存在與思維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稱為二元論。它是動搖於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間的不徹底的哲學,最終往往倒向唯心主義。17世紀法國哲學傢R.笛卡兒是二元論的著名代表。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關於我們周圍世界的思想對這個世界本身的關系是怎樣的;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現實世界;我們能不能在我們關於現實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確地反映現實;用哲學的語言來說,這個問題叫作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方面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傢,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傢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傢都作瞭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客觀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的客觀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傢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他們是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隻有從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才能科學地解決世界的可知性問題。也隻有堅持世界的可知性,才能把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貫徹到底。

  但近年來,中國哲學界在研究過程中,也有人對這種理解提出不同看法。認為“世界可知性”的說法不科學,把本來討論認識能力的問題變成瞭世界本身具不具備可知本性的問題。有人還進一步提出,哲學基本問題就可歸結為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這個問題又有三個不同的層次:首先,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如認為有,是一元論,其中既包括唯物主義一元論,也包括唯心主義一元論;如認為沒有,從本體論角度講,認為思維與存在是兩個互相獨立、互不依賴的本原的,是二元論;從認識論角度認為思維不能反映,至少是不能徹底反映存在者,為不可知論。其次,承認思維與存在有同一性,二者同一的基礎是什麼?如認為其基礎是思維和精神的,是唯心主義一元論;認為基礎為物質和存在,思維是高級物質——人腦的機能與屬性,意識是存在的反映的,為唯物主義一元論。最後,思維與存在是怎樣同一的?以物質、存在為基礎的同一論者中,認為物質產生意識如肝膽產生膽汁者,是庸俗唯物主義;認為思維與存在的同一,如鏡子成像,是等同的,為機械唯物主義;認為它們是在人們實踐的基礎上有差別的、能動的、不斷深化的同一,是辯證唯物主義。以思維作為同一基礎的同一論者中,認為思維與存在等同者,既是唯心的又是形而上學的;認為它們的同一是有差別的,是過程者,屬於“聰明的唯心主義”。持這種理解的人認為,講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還必須包括人們根據認識能動地改造世界,並在實踐中證明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也有人認為,哲學基本問題應為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

  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成為哲學基本問題,是哲學的性質和研究對象決定的。人類社會的歷史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人的活動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認識,即思維反映存在;二是實踐,即人們根據自己的認識改造存在。人類從一開始就自覺不自覺地在處理自己的思維同周圍世界的關系問題。因此,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貫穿於人類一切活動的基本問題,也是作為人類活動經驗最高概括的哲學基本問題。

  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的產生有著深遠的歷史根源。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開始思考靈魂與肉體、靈魂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問題。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落後和科學知識的貧乏,人們不瞭解自己的身體結構,無法解釋做夢的現象,就把它看作是靈魂的作用,並認為是靈魂在人死時離開瞭身體繼續活動,因而形成瞭靈魂不死的觀念。這是人類探討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的原始形式。到瞭奴隸社會,哲學產生瞭之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就成為哲學探索的基本問題。盡管這一問題在各個時期的具體表現形式不盡相同,但它貫穿於整個哲學發展的歷史,並且圍繞這個問題不同的哲學流派特別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這兩個基本派別進行瞭長期的鬥爭。

  在中國,如孔子講天命,主張天有意志與意識,是世界的主宰,即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而管子則認為,物質性的精氣和形氣是萬物的本原,表露瞭物質是第一性的思想。荀子還針對孔子等人的天命思想,提出瞭“戡天”、“制天命而用”的觀點,鮮明地體現瞭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西方哲學史也圍繞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展開過激烈的爭論。如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認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虛空,感覺和思想是由物質投射出的影像作用於人的感覺和心靈而產生的。他以樸素的形式對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作瞭樸素的回答。而柏拉圖則認為,理念是世界的本質,客觀事物隻不過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子,認識則是靈魂對理念的回憶,從而顛倒瞭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對哲學基本問題作瞭唯心主義的回答。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形成,生產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瞭反對封建專制的神學統治,一些資產階級哲學傢以尖銳的形式提出:世界是神造的,還是從來就有的?精神先於自然界,還是自然界先於精神?近代唯物主義者們為瞭批判宗教神學,還從理論上論述瞭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指出意識是物質高度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雖然在他們的論述中還有明顯的機械論傾向,但是近代唯物主義者對世界本原問題的回答,已經不像中世紀唯名論者通過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問題反映出來,而是以意識與物質關系問題的形式明確地提瞭出來。15世紀下半葉,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加速瞭自然科學同哲學的分化及其發展,使人們對世界有瞭越來越多的認識,促使哲學傢們更註意研究主體是如何反映客體的。因此,認識論問題,思維與存在的統一性問題,凸現瞭出來。這時哲學基本問題獲得瞭它完全的意義。德國古典哲學對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在全部哲學中的地位與意義,有瞭比較明確的認識,並開始把這個問題同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聯系起來進行研究。不僅研究瞭思維與存在誰是根源、誰是派生物,還研究瞭思維能否反映存在、如何反映存在以及思維的能動作用等問題。G.W.F.黑格爾與L.費爾巴哈對哲學基本問題的重視與研究成果,為馬克思主義關於哲學基本問題原理的形成提供瞭重要的理論來源。

  哲學基本問題理論的提出,為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根本對立的哲學派別和動搖於它們之間的不可知論及對它們的客觀評價提供瞭正確的標準,對糾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也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