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宋詞人。字功甫,亦作功父,又字時可約齋居士。原籍成紀(今甘肅天水),徙居臨安(今浙江杭州),卜築南湖。張俊曾孫,張炎曾祖。以蔭得官,淳熙十三年(1186)直秘閣、權通判臨安府。開禧三年(1207)為司農少卿,參與史彌遠謀殺韓侂胄事。後貶雲溪,放還。又密謀反對史彌遠,事泄,嘉定四年(1211)謫官象臺,不久去世。張鎡生長於於達官貴人之門,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周密《齊東野語》卷二十)。他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故其詞作,題材狹窄,內容大都寫園林風光、節序感興、詠花賞月以及交遊酬唱等,而敘登臨宴遊者居半。詞風清麗和婉,語言明快洗煉,寫景詠物,尤為工細。如〔滿庭芳〕“月洗高梧”、〔宴山亭〕“幽夢初回”、〔念奴嬌〕“綠雲影裡”等。也有少數詞作感懷國事,如〔水調歌頭〕“忠肝貫日月”,頗為沉雄壯健。張鎡曾與陸遊、辛棄疾、薑夔等交遊酬唱,詞風與薑夔詞比較接近。著有《南湖集》10卷,有《四庫全書》本、《知不足齋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詞集《玉照堂詞》,又名《南湖詩餘》,有《彊村叢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