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廣州起義領導人。字泰來。生於江蘇常州,卒於廣州。1915年秋考入北京大學,同年冬轉入天津北洋大學法科學習。1919年投身五四運動。1920年於天津北洋大學畢業。同年10月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後到天津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中國科書記。6月出席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後回國。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活動,多次陪同共產國際派到中國的代表會見李大釗、陳獨秀等。還曾陪同會見孫中山山、廖仲愷等,推動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建立。1923年8月參加孫逸仙(孫中山)博士代表團赴蘇聯考察政治、軍事。他積極從事青年運動,參與創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曾任青年團中央總書記。1925年當選為中共第四屆中央候補委員。1926年3月蔣介石制造“中山艦事件”,他主張武裝工農予以反擊。1927年5月被選為中共第五屆中央委員,並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同年7月任中共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後參加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八七會議),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後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9月到潮(安)汕(頭)組織群眾接應南昌起義軍,向南昌起義領導人傳達八七會議精神。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參加制訂廣州起義計劃,下旬回廣州主持武裝起義準備工作,兼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12月11日領導廣州起義,建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陸軍委員。12日下午主持慶祝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後,遭敵襲擊時犧牲。主要著作收入《張太雷文集》(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