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紙漿經過一系列的加工處理,製造出供社會需要的紙張和紙板等產品的過程。分為濕法造紙和幹法造紙兩種。

  濕法造紙 以水作為紙漿的懸浮介質,使纖維均勻地分散開來,然後在網上交織成形、脫水,再經過壓榨、乾燥製成紙張。是全球使用最為廣泛的造紙法。濕法造紙的發展經歷瞭兩個階段:從古代沿襲下來的手工抄紙和近代的機器造紙。

  手工抄紙 手工抄紙的生產流程依各地的原料、生產條件和紙工習慣而大同小異。按原料主要分為造皮紙、造草紙和造竹紙三大系統。①造皮紙的流程依次為:采枝、剝皮、揀料、淹料、蒸煮、洗料、踏料、浸料、打料、入槽、撈紙、榨幹、焙紙。②造草紙的流程依次為:捆料、堆料、牛踏、翻料、洗料、入槽、撈紙、榨幹、分級、曬紙。③造竹紙的流程依次為:伐竹、浸泡、選料、灰浸、堆置、蒸料、洗料、揀料、浸洗、堿煮、蒸料、洗料、發酵、洗料、漂白、洗料、打料、撈紙、壓榨、分紙、烘幹、整理。

  機器造紙 機制紙的抄造離不開造紙機。造紙機以網部命名,常見的有長網造紙機、圓網造紙機和夾網造紙機等。另外還有一些混合型的造紙機以及短網造紙機、紙板機、薄葉紙機、漿板機等。這些造紙機都由流漿箱和成形部、壓榨部、幹燥部、壓光卷取部4個部分組成。前兩者合稱濕部,後兩者合稱幹部。

  長網造紙機的網部由流漿箱、胸輥、案輥(或脫水板)、振動器、真空箱、銅網(或聚酯網)、水針、伏輥等組成。流漿箱國外稱頭箱或網前箱。漿料(纖維濃度在1%以下)從流漿箱流向網部一端,初步形成濕紙頁。這時濕紙頁的水分含量約為99%,大量的水通過網子流入網下池。靠近流漿箱的銅網由胸輥支撐,之後是一列案輥(或脫水板),把網子伸直成一面平臺,成為一個網案。由於設有振動器,網案不停地產生搖動,使紙漿在網上均勻分散,形成濕紙頁(層)。漿料中的纖維一方面利用水的表面張力進行交織;另一方面受重力影響向下方流水(約24%)。之後運行到真空箱(通常是五個箱子成一組),通過負壓將濕紙頁中多餘的水吸走(5%)。這時濕紙頁的水分含量約為70%。由水針割去紙邊,運行到伏輥。

  濕紙頁經過網部脫水後,仍含有大量水分,強度很差,須送入壓榨部進一步脫水。壓榨部通常有2~3道壓榨。壓榨由毛毯和壓榨輥構成。紙頁被毛毯承托,通過兩隻相對運動的壓榨輥對濕紙頁施以機械擠壓力,強制擠出約10%的水分,使紙幅內的纖維緊密結合。若采用復合壓榨或靴式壓榨等技術,能獲得更好的脫水效果。經過壓榨部後,紙幅中尚含有60%的水分。

  從壓榨部引出的紙幅,直接進入幹燥部。長網造紙機的幹燥部由幾十個圓筒形的烘缸組成。烘缸內通入高溫蒸汽。烘缸的表面光滑。當紙幅緊貼烘缸表面轉動時,紙幅受熱而使水分蒸發,進而幹燥成為與大氣環境相平衡的紙張(水分含量6%~8%)。

  紙張經過幹燥部後,雖然強度增大,手感良好,但紙的表面粗糙,印刷性能不理想。為瞭提高印刷紙的平滑度、光澤度和緊度,調整紙的厚薄,需要進行壓光處理。壓光機分為普通壓光機和超級壓光機兩種。普通壓光機由金屬壓光輥組成。壓光輥的材料是高硬度的冷鑄錳鋼。進入壓光機前紙的水分含量過大或過小,都可能產生紙病。因此,紙張先要經過冷缸(安裝在幹燥部末尾)冷卻和潤濕,以增加紙中的水分。

  卷紙機是造紙機的終端設備,用於將連續生產出來的紙張卷成圓筒形的紙卷。常用的卷紙機有軸式和輥筒式兩種。軸式卷紙機的引紙和換軸全由人工操作,現已極少使用;輥筒式卷紙機應用很廣,能適應各種車速的造紙機。從造紙機主體卷紙機上取下的紙卷,通常使用復卷機卷成卷筒紙,或使用切紙機裁成平板紙。

  幹法造紙 在造紙過程中,以凈化空氣代替水作為懸浮介質,使纖維均勻地分散在網上,同時噴灑黏合劑而粘結成紙。是相對於傳統的濕法造紙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