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西藏及其周圍地區形成和發展的佛教各派別哲學的總稱。

  7世紀中葉松贊幹佈時期,佛教開始從中國內地及尼泊爾、印度相繼傳入西藏,在其流傳過程中,逐漸與本地的土著宗教本教及民間信仰相結合,形成瞭區別於南傳佛教和中國漢地佛教的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體系。

  藏傳佛教的歷史發展可分為前弘和後弘兩個時期:前弘期始於7世紀中葉佛教之正式傳入西藏,止於9世紀中葉的朗達瑪禁佛;後後弘期始於10世紀末佛教在藏區的復興,此後至今約一千年,佛教在西藏未曾中斷。

  前弘期佛教所傳的戒律主要是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經論則大小、顯密、禪教、性相兼弘,密教除無上瑜伽部、顯教除中觀部月稱的論疏外,大體上皆已具備。在理論基礎和哲學思想方面,前弘期佛教以“緣起性空”的中觀學特別是寂護、蓮華戒所傳入的瑜伽中觀學為主,在世俗諦唯心無境,在勝義諦心境俱空,在觀行實踐上主張應從唯心無境的觀點出發,最終達到無我性空的境界。密教諸部,也都是在這種中觀正見的基礎上進而修習的。此期佛教多以上層貴族為中心,尚未廣泛滲透於普通民眾的生活之中。

  後弘期佛教在經典傳譯方面著重譯傳瞭前弘期禁傳的無上瑜伽部密法,同時也補充翻譯瞭顯教中月稱系的中觀部論疏及陳那、法稱系的因明學著作,使大藏趨於完滿。在佛學理論和哲學思想方面,後弘期佛教雖然仍以中觀學為主導,但是由於自11世紀中葉起多種教派相繼興起,各派在教義側重、修習方式等方面也呈現出百傢爭鳴之勢。後弘期藏傳佛教主要有寧瑪、噶當、噶舉、薩迦、覺囊、格魯等派。

  寧瑪派 “寧瑪”意為“古舊”,因其繼承前弘期蓮花生、無垢友等的舊密法而得名,實際創始人是11世紀素爾傢族的三代人素爾波且素爾窮喜饒紮巴濯浦巴。此派因僧人戴紅帽,俗稱“紅教”。此派不重律儀,行持從俗,專持密咒,以十八部怛多羅為根本密典,判全體顯密佛教為三部九乘,而以第九無上瑜伽乘之“大圓滿法”為其根本教法,認為眾生身中本有離垢的“空明覺瞭”,圓滿具足生死涅槃一切法,此即“心性的明空本凈的實相”,大圓滿法即是對眾生身中無始本有的清凈心性的覺悟,如此便可契證空理,成就佛果。

  噶當派 又譯作“迦當派”。“噶”意為佛語,“當”意為教授。噶當派就是主張佛的一切言教都是僧人修學內容的一派。該派由阿底峽的弟子仲敦巴創建,以“噶當七論”特別是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為根本經典,把修行次第分為下、中、上之“三士道”,主張嚴守戒律,特重因果,顯密並重,先顯後密。其內部又分為教典派、教授派、教誡派三個派別。噶當派教法在西藏地區流傳甚廣,藏傳佛教其他各派普遍受其影響。至宗喀巴創立格魯派後,形成新噶當派,與格魯派成為一傢。

  噶舉派 “噶”指師長的言教,“舉”意為傳承。“噶舉”意為所修一切法門皆由師長親語教授傳來。該派創始於瑪爾巴及其弟子米拉日巴,因修法時穿白色僧衣,俗稱“白教”。該派富密教色彩,雖系統眾多,但基本教義大體一致,即在中觀論特別是月稱中觀應成派思想基礎上,修習“大手印”。所謂“大手印”,並不是密教“三密”中的手印,而是象征“萬有一味”、“染凈無別”的理想境界。該派修習方法,先從“拙火定”入手,調整呼吸以修身;進而使心住一境,不起分別,達到禪定境界;在禪定的基礎上進而觀想安住一境的心,悟其亦非實有、本性空寂。如此“修空性”,即可親證“萬有一味”的境界而成佛。

  薩迦派 因創建於後藏的薩迦而得名,創始人為在傢居士貢卻傑佈。因該派中的俄爾派寺院把寺墻塗以紅、白、青三色,故俗稱薩迦派為花教。該派采傢族世襲制,為氏族教團的典型。在教法上,以“道果法”為核心,分三個修行層次:首先止惡行善;進而破除我執,體悟“一切皆空”;最後破除“空”、“有”等一切之常見和斷見,歸於中道而成佛。就其中觀理論而言,薩迦派較為復雜,既有主張應成派中觀見的,也有主張自續派中觀見和瑜伽派中觀見的。

  覺囊派 12世紀初由域摩·彌覺多傑創立,其後,五傳弟子袞張突結尊追在拉孜東北建立覺囊寺,此派因而得名。在教義上,覺囊派宣揚“他空見”,認為諸法皆有真實體性,其自身不能說是“空”的,由於人的“虛妄分別”加上去的東西才是“空”的,因此說“性空”隻能是“他空”而非“自空”。覺囊派的這種“他空見”,受到西藏佛教其他派別的一致駁斥,認為不是佛教的正見。

  格魯派 亦稱甘丹派,乃宗喀巴在改革傳統藏傳佛教的基礎上所創立的新的藏傳佛教派別,由所創寺廟甘丹寺而得名。在藏文習慣上,“甘丹寺”一詞可略為“迦魯”,一般人習稱之為“格魯”,故稱“格魯派”。宗喀巴號召僧人戴黃帽,作為嚴守戒律的象征,故此派亦俗稱黃教黃帽派。該派在教義上以中觀學特別是應成派中觀學為理論基礎,繼承阿底峽的思想,強調嚴守戒律、顯密兼學、止觀並重、三學並修,立“三士道”,提倡先顯後密、循序漸進的修習方法。其中,顯宗以噶當派為基礎,密宗兼有薩迦、噶舉各派教法,由宗喀巴調整、融合成為一完整體系。該派重視僧人學經和寺院管理,建立瞭系統的學經制度和寺院管理制度,並創立瞭活佛轉世特別是達賴、班禪轉世制度,成為藏傳佛教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正統派別。

  總之,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及對顯密的側重雖不盡相同,但其哲學思想體系的主體均以中觀學派的“緣起性空”為基礎,其中既有應成派中觀見,又有自續派中觀見和瑜伽派中觀見,甚至還有“他空見”,但從總體上來看,則以應成派中觀學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