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末監國攝政王。滿族。愛新覺羅氏。字伯涵,號靜雲。光緒帝胞弟,宣統帝溥儀之父。八歲承襲醇親王爵位。光緒二十七年(1901)充清廷專使大臣,為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殺事赴德道歉。次年,由慈禧太後指婚,娶榮祿之女為福晉(夫人)。1908年,任軍機大臣。11月,宣統帝即位,載灃以攝政王監國,在皇族成員支持下將袁世凱開缺回籍。代皇帝任全國海陸軍大元帥,以其弟載濤載洵等分掌軍權。

  宣統三年四月(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責任內閣。載灃企圖進一步加強皇族的權力,遭到全國的反對。他起用盛宣懷,以“鐵路國有”名義將已歸商辦的川漢、粵漢幹線路權收為國有,並向四國銀行團借款,激起鐵路風潮。10月,武昌起義爆發,載灃無法控制局勢,不得已再度起用袁世凱。11月,解散皇族內閣,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並頒佈《憲法信條》。12月6日辭去監國攝政王,退歸藩邸。1951年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