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周早期青銅器。習稱大盂鼎。是周康王二十三年(前997)重臣盂為其祖父南公所作的祭器。相傳清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省岐山縣禮村。現藏中國國傢博物館。

  盂鼎鑄造精良,通高102.1釐米、腹徑83釐米,重153.5千克克。圓腹、圜底,雙立耳微外斜,三足中部略內收。口下飾一周獸面紋帶,三足上端有獸面裝飾。造型古樸厚重,為商末周初大型鼎流行的式樣(見圖)。器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內容為康王對盂的訓誥和冊命。文首稱頌西周文武二王的盛德,追述商人縱酒亡國的教訓,所述可與《尚書·酒誥》的記載相印證。繼述康王冊命盂接任祖、父官職,主司戎事與獄訟,並予賞賜。所記有關殷商官制和康王賞賜盂各類屬民的情況,是研究殷商政治和西周早期歷史的重要資料。銘文字體端莊茂樸,行款整齊,是金文書法藝術的典范。同出還有一鼎,亦為盂所作(康王二十五年作器),習稱小盂鼎。原器已佚,銘文有粗紙拓本和摹本傳世。有銘文390餘字,記述盂兩次受命征伐強族鬼方,獲勝後獻俘於廟,受到周王賞賜,亦具重要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