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文學傢。字寶之。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自雲吳興(今屬浙江)人。太平興國八年(983)進士甲科。知潭州湘鄉縣,通判簡、宣、昇三州。淳化五年(994),直史館。至道初,遷太常丞,充京西轉運使,移河東。咸平三年(1000),知鄆州,加起居舍人,京東轉運使,徙浙西路。與薛映不合,映摭其過以聞,貶連州文學,移嶽州,又移舒州。其文辭贍敏,善筆劄,有集20卷,久佚。又纂唐代詩文為《唐文粹》100卷,分20餘餘體,每體分若幹類,共收文賦1 104篇,詩961首。此書乃為糾正西崑體之風而作,西崑體的形成時間正是姚鉉編《唐文粹》之時,他作《唐文粹序》的時間比楊億作《西崑酬唱集序》晚4年。楊、劉諸人崇尚四六文,他偏不選四六文;《西崑酬唱集》是清一色的近體詩,《唐文粹》所選詩歌卻隻取古體,而五七言近體詩皆不錄;楊、劉諸人欣賞摛華掞藻、雕章麗句,他卻以古雅為宗,不以雕篆為工,鮮明體現瞭他對西崑體的態度。此書分為20餘體,每體又分若幹類,共收文賦1 104篇、詩961首。在宋代的影響比《文苑英華》廣。周必大《文苑英華跋》在講到《文苑英華》“印本絕少”而《唐文粹》“盛行”的原因時說:“當真宗朝,姚鉉銓擇(《文苑英華》)十一,號《唐文粹》,由簡故精,所以盛行。”此書對糾正唐末、五代以來所形成的衰靡之風,開導歐陽修、梅堯臣等人進行詩文革新,不無積極作用。有宋紹興九年臨安府刻本、明初刻本、清光緒十六年許增榆園刻本(均藏中國國傢圖書館),較為易得的有《四庫全書》本和據明嘉慶刻本影印的《四部叢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