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制定的以營造尺和庫平兩為基礎的度量衡制。清代度量衡制度始訂於順治時期,完成於康熙、乾隆時期。中國古代度量衡開始便融天文、律算為一體,在研究天文和樂律時,必然涉及度量衡。為繼承古制又要適應清制,康熙帝曾親自累黍定尺,即以《漢書·律曆志》為本,橫累百黍為古尺,縱累百黍為營造尺。康熙五十二年(1713)禦制《律呂正義》,以黃鐘累黍之制,制定度量衡表:以寸法定容積,又以營造尺定各種金屬分、兩之準。成書於乾隆十一年(1746)禦制《律呂正義後編》,繼康熙帝定度量衡表之後,再定權量表:仍以營造尺定升、鬥、斛之容積,又以黃銅方寸重六兩八錢作為權量之標準,即“凡漕斛升鬥之容積,庫平砝碼之體積,皆以營造尺之寸法定之”。故謂之營造尺、漕斛、庫平制,簡稱營造庫平制。以累黍定尺,又用尺度來計算容積,以立方寸金屬定重量單位的做法,是繼承漢代以來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繼續探求以自然物為基準的產物。然而,累黍定尺畢竟重復性差,金屬純度又難以定準,這些不利因素都會影響其作為標準的準確度。由於受到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實際上度量衡三者仍采用實物基準。經實測,得1尺長32厘米,1升容約1 035立方厘米,1兩重約37.30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