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一個語系。使用者幾乎遍及整個歐洲、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還有非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自15世紀開始,隨著歐洲殖民勢力的不斷擴張,一些歐洲語言陸續傳到世界其他許多地區。今天,以某一種印歐語言作為母語的人,共有23億以上。

  名稱來源 “印歐語系”一詞出現於19世紀初葉,因該語系分佈於印度和歐洲而得名。後來德國學者將其易名為“印度-日爾曼語系”,因印歐語言中,最東部的阿薩姆語是一種印度語言,而最西部的冰島語是一種日耳曼語言。還有少數學者采用“雅(利安)–歐語系”。現代語言學最通行的術語是印歐語系。

  印歐語假說 早在16世紀,當歐洲的傳教士、商人、探險者開始學習梵語後,就逐漸認識到印度的梵語與歐洲的拉丁語、希臘語等語言之間有廣泛的相似性。18世紀英國的東方學學者W.瓊斯提出瞭著名的“印歐語假說”來解釋上述語言之間的相似性。1786年瓊斯指出,梵語與希臘語和拉丁語以及古英語之間,無論是在動詞詞根還是在語法形式方面都顯示出系統的相似點,而這種現象絕不可能是偶然的。語文學傢們都承認這些語言衍生自同一原始母語,即後來人們所說的原始印歐語,它是一種假設的原始印歐人的口頭語言,並沒有任何文字記錄。學者們隻是通過對原始印歐語的若幹後裔語言進行比較研究,並推斷出它的某些特征。吠陀梵語、采用邁錫尼線形文字B的希臘文、赫梯語等語言,到公元前第2千紀就明顯分化瞭;通過比較它們的分化形式,構擬出更為久遠的形式。比較語法的研究,對證實“印歐語假說”和確立印歐語言之間的親屬關系起瞭重要作用。例如“父親”一詞,梵語為pitar,希臘語為patēr,拉丁語為pater,哥特語為fadar。這些前綴或詞顯然分別來自原始印歐語的某兩個詞。通過分析比較,人們可知這兩個詞在原始印歐語中的首音應是p。p音在大多數後裔語言中保留瞭下來,隻在哥特語和其他幾種日耳曼語言中才變成瞭f。學者們還根據印歐語的一些同源詞,對原始印歐人的故鄉加以推測。例如,從印歐語言表示“鮭魚”和“山毛櫸”等動植物的詞,推測鮭魚和山毛櫸等生長的地方就是原始印歐人的故鄉,原始印歐語也就是從那裡發展起來。但另一些學者認為,這種方法缺乏科學性。目前還沒有一種令人滿意的解釋。

  印歐語劃分 印歐語系分西部語群和東部語群,可劃分為如下幾個語族:

  日耳曼語族 約公元前500年前,印歐語西部語群發生瞭一次重要的分化,產生瞭所謂原始日耳曼語(又稱條頓語),分化的導因是某些輔音發生瞭系統變化,即所謂“日耳曼語音變”,從而使不送氣清塞音p、t、k變為送氣音,濁送氣音bh、dh、ɡh變為濁塞音,濁塞音b、d、ɡ變為清塞音。日耳曼諸語言從此發展起來。它分為西支、北支和東支:西支包括英語、德語(在德語基礎上衍生瞭依地語和盧森堡語)、荷蘭語、佛拉芒語(也有學者認為佛拉芒語隻是荷蘭語的一種方言)、南非的阿非利坎語,以及弗裡西亞語;北支包括斯堪的納維亞諸語言——瑞典語、丹麥語、挪威語和冰島語;東支的代表是哥特語,但在1 000多年前就已消滅,因此有些學者不把東支算作日耳曼語族的一個語支。

  羅曼語族 又稱意大利克語族拉丁語族。羅曼諸語言的共同母語是古拉丁語,它曾是羅馬帝國的通用語言。羅馬帝國衰亡後,各地的拉丁語方言相繼發展,最終形成瞭各種獨立的近代羅曼語。羅曼語族通常分東支和西支,其傳統分界是沿斯培西亞-裡米尼線走向劃出的同言線,它大體上把意大利分為大陸部分和半島部分。該線以南的巴爾幹羅曼語,如羅馬尼亞語,以及19世紀末已消亡的克爾克島上的達爾馬提亞語屬東支;該線以北的其他羅曼語屬西支,包括拉丁語、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以及若幹使用人數較少的語言或方言:普羅旺斯語、撒丁語、利托-羅曼諸方言、卡塔蘭語(又稱加泰羅尼亞語)。

  凱爾特語族 凱爾特諸語言在不同時期曾分佈於從安納托利亞(又稱阿納多盧)到大西洋沿岸的廣闊地帶。後來,處於上升地位的拉丁語逐漸取代瞭某些凱爾特語言,使後者的使用范圍大為縮小。凱爾特諸語言習慣分為兩大類:大陸凱爾特語和海島凱爾特語,前者於公元500年前消亡,後者指不列顛群島凱爾特諸語言,以及通行於法國佈列塔尼地區的佈列塔尼語。迄今僅存的海島凱爾特諸語言分為北支和南支,北支即蓋德爾語支(又稱蓋爾語支),包括愛爾蘭語、蘇格蘭蓋爾語以及20世紀已消亡的馬恩語;南支即不列顛語支(又稱佈列塔尼語支),包括威爾士語、佈列塔尼語以及已消亡的科尼什語等。

  波羅的語族 僅存立陶宛語和拉脫維亞語(又稱萊蒂語)。波羅的諸語言,特別是拉脫維亞語的某些方言保留瞭較多的原始印歐語特點。鑒於波羅的語族和斯拉夫語族有許多相似之處,有些學者主張把它們合二為一,構成一個更大的語族——波羅的–斯拉夫語族

  斯拉夫語族 5~10世紀,斯拉夫人從最初的居住地向各方遷移,最後到達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和整個東歐,形成3個斯拉夫人集團:東部、西部和南部斯拉夫人。他們的語言也逐步分為3個相應的分支:東支包括俄語、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西支包括波蘭語、捷克語、斯洛伐克語、卡舒比亞語和盧薩提亞語(又稱文德語索佈語);南支包括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斯洛文尼亞語、馬其頓語、保加利亞語,以及古教堂斯拉夫語,後者是信奉東正教和拜占廷天主教的斯拉夫民族的禮拜儀式語言,也是最古老的斯拉夫語言。

  印度–伊朗語族 印歐語系最東部的一個語族,所包括的語言是印歐語系中最多的,約有60種。分印度語支(又稱印度–雅利安語支)和伊朗語支。印度語支中,使用人數超過1 000萬的語言至少有9種:印地語、烏爾都語、孟加拉語、旁遮普語、馬拉提語、古吉拉特語、比哈爾語、奧裡亞語和拉賈斯坦語,其中烏爾都語和印地語常被西方學者視為一種語言,稱為印地–烏爾都語,有時則統稱為印度斯坦語;其他語言還有僧伽羅語、吉普賽語等。印度語支的近代語言都是從古梵語衍生而來的,但已發生瞭相當多的變化,大異於梵語。歷來有學者主張從印歐語系中再劃分出一個獨立的達爾迪語族,與印度–伊朗語族並列;但另一些語言學傢則認為應把達爾迪諸語言劃歸印度語支,主要的達爾迪語言是吉普賽語。伊朗語支包括波斯語、普什圖語、俾路支語、塔吉克語、庫爾德語、奧塞梯語,以及若幹使用人數很少且已消亡的語言。近年來,有些學者主張在印度–伊朗語族中再劃分出一個努裡斯坦語支(又稱卡菲裡語支),構成與印度語支和伊朗語支並列的第三個語支,它包括6種使用人數極少的語言,均分佈於阿富汗,個別的分佈於巴基斯坦。

  希臘語、阿爾巴尼亞語和亞美尼亞語各構成印歐語系中單獨的一個語族。此外,安納托利亞語和吐火羅語代表瞭印歐語系兩個已消亡但仍占有一定地位的語族。其中,安納托利亞語族在歷史上分佈於小亞細亞一帶,主要包括阿納多盧西北部用楔形文字書寫的赫梯語,以及西南部的盧維亞語。基督紀元開始前,這些語言已消亡。吐火羅語族包括兩支方言:東部方言,中國學者習稱焉耆語,西方學者多稱為吐火羅語A;西部方言,中國學者習稱龜茲語,西方學者多稱為吐火羅語B。這兩支方言消亡的時間不詳,有學者認為在9世紀以後。

  印歐諸語言特點 在早期階段,共同特征比較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間的差別逐漸增多,有的甚至出現瞭廣泛的差別。但有些結構特征還是當代印歐語所共有的。語音方面,所有印歐語言都有較多的塞音,並有清濁對立,如p、t、k和b、d、ɡ,但擦音較少;元音系統較嚴密,但w、y、r、l、m、n等響音,則既可起元音作用,也可起輔音作用;鼻元音不普遍;聲調用來區別詞義的情況極為罕見。隨著語言的演變,語音也會發生某些變化。語法方面,名詞有性、數、格的變化和自然性別;動詞有人稱、數、式、態的變化,有些語言還有體的變化;總的發展趨勢是:屈折變化系統所起的作用逐漸由大到小,而詞序和虛詞在決定語法關系時所起的作用則越來越大,隻有波羅的諸語言和斯拉夫諸語言等仍保留瞭復雜的屈折變化系統。詞匯方面,農業方面的許多常用詞很相似,大多來源於某個早期共同形式;許多語言有結構相似的數詞。

  印歐諸語言使用許多不同的文字。赫梯語用楔形文字和一種特殊的象形音節文字;古波斯語用楔形文字;梵語用天城體、婆羅米和其他文字;阿吠斯陀語等使用幾種特殊的文字;新波斯語用阿拉伯文字;歐洲的語言則使用自古代腓尼基文字派生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字,主要有拉丁文字、西裡爾文字等。印歐語最古老的文獻是用赫梯語楔形文字書寫的,可上溯至公元前14世紀或更早。用邁錫尼線形文字B書寫的希臘語早期文獻,出現的時間略晚於赫梯語楔形文字。而在20世紀初發現赫梯語和釋讀線形文字B之前,用梵文書寫的吠陀經典之一——《梨俱吠陀》,通常認為是印歐語系中最古老的文獻。

  印歐語言研究及其貢獻 歷史比較語言學是從對印歐語系的具體語言進行大量研究中產生的。W.瓊斯首次提出印度的梵語與歐洲的希臘語、拉丁語、哥特語等有親屬關系。其後,歐洲的語言學傢把瓊斯的經驗性見解提高到科學的論證。丹麥的R.拉斯克對於《古諾爾斯語和冰島語的起源》(1818)進行過探索;德國學者F.博普的《論梵語動詞變位系統與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和日耳曼語的比較》(1816),第一次把梵語、波斯、希臘、拉丁、德語諸語言同出一源的情況進行過詳細的考證。瓊斯所謂“相似點”的現象,到這時已發展為對應關系。德國語言學傢J.格林在其《德語語法》中提出瞭印歐諸語的音變定律,1875年經丹麥語言學傢K.維爾納修正,使原來認為是例外的現象得到統一的解釋。德國學者A.施萊歇爾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集大成者,他吸取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和達爾文的進化思想,寫出《印歐、梵語、希臘語、拉丁語比較語法概論》(1874~1877),他是提出語言譜系觀的第一人。K.佈魯格曼和B.德爾佈呂克合著的《印度–日耳曼諸語言比較語法概要》(5卷,1886~1900)更是這門學科的巨著。

  

推薦書目

 ANDERSON J M. Structural Aspects of Language Change.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73.

 SEBEOK T A. Current Trends in Linguistics:Vol. 11. Holland: Mouton, 1973.

 BYNON T. Histor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VOEGELIN C F, VOEGELIN F M. Classification and Index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New York: Elsevier North-Holland, Inc.,1977.

 LEHMANN W P.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3rd ed. London: Routledge, 1992.

 LEHMANN W P.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3rd ed. London: Routledge, 1992.

 MEILLET A, COHEN M. Les Langues du Monde: Nouv. éd. Pari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