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朝時對傳入中國的景教與天主教的稱謂。“也裏可溫”為蒙古語,意為有福緣的人。蒙古人在中國建立政權後,曾一度絕跡於中原的景教再度傳入中原,並在南北各地逐步發展。大都、甘州、寧夏、天德、西安等地設立瞭主教區,不少蒙古貴族和官員成為信徒,並享有不服兵役、不納賦稅的特權。元至順元年(1330),信徒已超過三萬人,在南方揚州、杭州、昆明等地也建立瞭景教寺。至元二十六年(1289),羅馬天主教廷派方濟各會教士孟德高維諾為教廷使節來華,傳教長達34年。在此期間,天主教曾受景教的排擠,兩派矛盾頗深,但由於元朝皇帝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天主教仍然得到發展。大德十一年(1307),孟德高維諾被教皇克雷芒五世任命為大都總主教,由教廷派員來華祝聖,皇慶二年(1313)在福建泉州建立主教區,由三位教廷代表先後擔任主教。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朝政府設崇福司“掌領馬兒哈昔(主教)列班(司鐸和修士)也裡可溫十字寺祭享等事”,延祐二年(1315)該司升格為院,置領院事一員,“省並天下也裡可溫掌教司七十二所”(七年又恢復為司)。元朝滅亡後,也裡可溫教的流傳在中原中斷,此名稱也不再沿用。

也裡可溫教徒墓碑(元代)